精炼产品,原油,金属与矿产,汽油

2025年5月14日

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电动汽车取代石油的势头趋弱,因为电动汽车普及面临风险

Getting your Trinity Audio player ready...

亮点

预计2030年电动汽车将减少石油使用量500万桶/日,此前预计600万桶/日

由于可负担性难题和政策回撤,欧洲电动车需求陷入困境

到本十年末,预计中国将推动半数的全球石油替代

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电动汽车取代石油的势头趋弱,因为电动汽车普及面临风险

国际能源署5月14日表示,由于新的贸易不确定性和欧洲电动汽车普及率停滞,全球石油市场因电动汽车而面临的需求冲击可能有所减弱。

尽管2024年电动汽车创下销售记录,但巴黎能源监管机构根据其最新的年度全球电动汽车展望预计,在本十年末,电动汽车减少的石油使用量将比去年预测的少100万桶/日。

电动汽车的普及一直是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可能在本十年末达到峰值的关键假设之一,而电气化的速度仍然是预测专家之间争论的一个重要变数。

能源署目前表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减少约500万桶/日的柴油和汽油需求。国际能源署报告称,2024年,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超过130万桶/日的化石燃料需求。

然而,该署表示,新的经济逆风给汽车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也使政策制定者提高电动汽车吸引力的挑战变得更加复杂。

报告称:“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和工业政策的演变可能会影响这一前景,” 反映出经济衰退担忧正在酝酿,以及进口关税可能抑制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在欧洲,由于混动汽车普及率上升和纯电动汽车销售疲软,欧洲大陆淘汰汽油的预期时间已经拉长。

由于2025年1月欧洲电动汽车普及率低于预期,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旗下的普氏能源资讯将欧洲汽油需求峰值的预测从2025年推迟到2026-27年。

基于宏观经济指标,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的4月份石油市场报告中大幅下调了2025-2026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预计到2026年石油供应过剩将达到100万桶/日。

 

可负担性难题

 

电池成本下降支持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普及,但更广泛的可负担性难题仍然是一个关键的不确定因素,这将决定全球普及的速度。

国际能源署表示,三分之二的中国电动汽车在价格上已经低于传统车辆,这支持了相关预测,即到2030年全球市场上因电动汽车而减少的石油需求有一半将来自中国。

相比之下,德国电池电动车的价格比传统车辆要昂贵多达20%,因此欧洲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支持。

国际能源署将2024年欧洲电动汽车销售停滞归咎于补贴计划减少。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美国、中国及全球其他国家商讨未来的关税政策之际,经济实惠的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仍然面临通胀压力。

国际能源署表示,2024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占全球总数的70%以上,并报称全球约20%的电动汽车销量是进口的。

然而,该署支持电动车辆较低的运营成本,并表示在任何油价背景下(包括低至40美元/桶),电动车在“许多市场”中仍然比化石燃料车辆更加经济实惠。

 

销量增长

 

国际能源署表示,继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下新高后,预计2025年将较2024年的逾1,700万辆增长到2,000万辆。

预计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5%,高于目前的20%。

在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约占汽车总销量的50%,其次是欧洲的20%和美国的大约10%。

国际能源署表示,2025年前三个月,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5%,并指出拉丁美洲和亚洲新兴市场普及率显著。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对于未来的普及率持乐观态度,尽管宏观经济担忧和贸易壁垒问题日益加剧。

他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的数据显示,尽管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销量不断创下新高,对国际汽车行业有着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