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Global Offerings
Featured Topics
Featured Products
Events
S&P Global Offerings
Featured Topics
Featured Products
Events
S&P Global Offerings
Featured Topics
Featured Products
Events
S&P Global Offerings
Featured Topics
Featured Products
Events
交付平台
我们的方法论
Methodology & Participation
Reference Tools
Featured Events
S&P Global
S&P Global Offerings
S&P Global
Research & Insights
关于Commodity Insights
交付平台
我们的方法论
Methodology & Participation
Reference Tools
Featured Events
S&P Global
S&P Global Offerings
S&P Global
Research & Insights
关于Commodity Insights
能源转型,电力,可再生能源
2025年5月28日
'作者: Staff
随着美国对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清洁能源产业——特别是太阳能光伏、风电和电池技术——面临多方面的影响。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加上美国国内有限的制造能力,以及会阻碍新投资积极性的政策不确定性,为美国的能源转型带来了重大挑战。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于4月2日宣布的关税标志着贸易格局的重大转变。这些关税最初被视为一种广泛性的贸易策略,但随后迅速演变成了美中之间的高风险对峙,对中国的关税一度高达145%。
虽然截至5月12日,中国的关税已从145%降至30%,但关税的持续变化以及贸易伙伴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措施,创造了一个不可预测的环境,使得从电厂兴建到工厂开发的各类项目的投资决策及长期规划都变得更加复杂。
除此之外,关税修订后随之而来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可能比关税本身更具破坏力。
从2月到4月,关税公告的不断波动突显了美国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2025年的新征关税是对此前税费的补充,叠加现有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针对钢铁和铝进口的“232条款”关税,以及针对中国原产商品的“301条款”关税,这对一些清洁技术成本的影响甚至比预期的更高。
目前的关税预计将增加清洁能源部门项目开发的资本支出。
预计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资本支出在短期内将出现5%的少量增长,而如果初始税率恢复,则可能会增长19%。风电技术面临8%-12%的增长,而电池储能系统(BESS)由于依赖从中国采购的锂离子电池组件,会经历最显著的飙升。
当对中国的关税税率提高到145%时,在美国使用中国直流隔断器开发完整BESS项目的成本一夜之间翻了一倍。虽然对中国的关税税率已降至30%,但在美国使用中国直流隔断器开发完整BESS项目的成本仍比当前政府上任前高约20%。
如果《通胀削减法案》(IRA)的补贴被取消,这些成本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关税对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那些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组件的技术。风电次级组件和电池技术尤其面临风险。BESS在采购本土生产的电芯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可能使行业别无选择,只能继续从中国进口。然而,太阳能光伏行业凭借不断增长的美国国内制造能力表现出了一些韧性,而这得益于十年来的政治干预措施以及关税对供应链多元化的推动。然而,如果硅片等关键材料不再受到豁免指令保护,太阳能光伏行业可能也会变得更加脆弱。
对太阳能光伏产业而言,因2023年和2024年的过度采购而导致的渠道库存膨胀预计将在2025年为关税对需求的影响提供缓冲。然而,当这一“安全网”消失后,2026年的需求则可能面临困境,这是因为光伏需求高度依赖于全球硅片产能,而这一产能又因未获得政策确认而面临不确定性。风电装机容量也将受到关税的小幅影响,但新建项目的主要驱动力仍将来自《通胀削减法案》的激励措施和州层面的政策要求。相比之下,由于超过95%的磷酸铁锂(LFP)电池(BESS的首选材料)来自中国,电池行业面临明显的供需缺口。在所有这些政策不确定性出现之前,美国BESS市场原本预计到2025年底完成的项目规模接近50吉瓦时;而现在,美国国内电池产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此外,由于许多太阳能和风电项目都计划共建电池系统,上述缺口还可能会对太阳能和风电项目的前景产生连锁影响。
尽管关税问题仍然占据着新闻头条,但这远不是美国清洁技术行业面临的唯一挑战。关于《通胀削减法案》激励措施未来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可能取消联邦风电许可证的行政命令,以及州层面的清洁发电政策,如果一直保持现状的话,虽然会有助于重振美国国内煤炭生产,但也可能会对可再生能源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众议院于5月22日通过的“大而美”法案现已提交至参议院,只要获得简单多数票支持,法案即可最终获得批准。该法案的最新版本显著提前了《通胀削减法案》中部分关键激励措施的到期日期,包括生产税收抵免和投资税收抵免政策(PTC/ITC)。开发商现在要享受PTC/ITC政策,必须在该法案开始执行后的60天内开始建设,并在2028年底前将项目投入使用。包括税收抵免额度逐步缩减和在建项目“安全港”在内的关键条款均已被取消。该法案还将对《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合格项目受到的来自中国的“实质性援助”做出限制,进而显著影响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为了避免这些限制,项目必须在今年底前投入使用。
此外,关于针对州层面政策的行政命令,在美国司法部长确定具体受影响政策范围并在6月7日发表其建议之前,该行政命令的影响都将难以预测。然而,最近的公告似乎证实,政府决心在未来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式进行更集中的控制。
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但那些能够应对成本上升、监管风险及供应链障碍的项目开发商,可能仍然会在美国发现买家的强烈兴趣。数据中心继续推动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其增长速度预计至少会达到此前十年增速的三倍。
鉴于新数据中心开发的规模和对电力的紧迫需求,许多承购方可能愿意接受更高的价格并分担更多的风险,以帮助推动新项目的进展,从而减轻上述问题对前景的一些影响。
此外,中国国内需求的减弱可能会促使一些制造商愿意承担更多美国关税,以继续进入美国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成本上提供有限的缓冲。
为了减轻关税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可能会选择在短期内推迟项目,同时选择多元化的供应链、增加国内生产比例、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减少对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的依赖。强调本地制造和探索替代采购选项对于在不断变化的贸易动态中保持竞争力和确保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此外,贸易伙伴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措施增加了另一层复杂性,这使得企业在其战略中保持灵活性至关重要。最终,在电力市场迫切需要新的投资来满足激增需求的背景下,关税、不确定的激励措施前景,以及联邦对州层面政策及项目许可的干预增加,给这个市场创造了极具挑战的发展环境。
作者:Paola Perez Pena、Alex Kaplan、Tiffany Wang、John Murray、Timothy Stephure。感谢以下分析师对本文的贡献:Indra Mukherjee、Tom Kim、Jiani Wang、Jessica Jin、George Hilton、Cinthya Pena 和 Edurne Z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