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是美股市場指數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慘澹的一年,標普 500® 指數進入熊市並在 2022 年下跌 18%。 儘管市場整體受挫,不過也有一些相對贏家:標普道瓊斯美國核心指數憑藉編製方法上的差異,去年跑贏同類 MSCI 指數。 下面我們分析了指數構建對這兩個指數系列的表現、因子敞口和行業權重的影響。
從圖表 1 可以明顯看出標普綜合 1500® 指數在 2022 年一直全面跑贏 MSCI 指數,而對於標普道瓊斯美國核心指數,所有市值板塊在 2022 年平均四分之三的月份跑贏 MSCI ACWI 美國指數。 領先優勢介於 1% 到 5% 之間,其中中型股板塊的領先優勢最大——標普中型股 400® 指數跑贏 MSCI 美國中型股指數 5%,這是自 2016 年以來的最大日曆年度獲利率。 自 1994 年 12 月 31 日以來,標普道瓊斯美國核心指數在大部分市值板塊均跑贏 MSCI ACWI 指數。

由於指數結構的差異,標普道瓊斯指數中的品質因子敞口在過去一直高於同類 MSCI 指數。 例如,標普綜合 1500 指數盈利標準要求(包括但不限於)上市公司需要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正盈利才合資格條件被考慮納入指數。 而 MSCI ACWI 美國指數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如圖表 2 所示,這一差異正是標普道瓊斯指數中的優質因子較多的原因所在。
中小型股的成分股質量差異十分顯著,標普道瓊斯指數和 MSCI 指數在這些市值板塊的品質得分差距最大。 這一差異在中小型股中尤為明顯,因為與大型股公司相比,中小型公司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 公司通常很難在不盈利的情況下達到「大型股」的資本化水準。 標普綜合 1500 指數剔除了品質較低的股票,這讓標普小型股 600 指數和標普中型股 400 指數的成分股質量分別優於 MSCI 美國小型股指數和 MSCI 美國中型股指數。 由於盈利要求嚴格,標普道瓊斯美國核心指數在市場關注優質股,避開“垃圾股”時表現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