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代表性的指數:標普500指數®和道指®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是典型的市場基準。兩者均構成多個投資產品的基礎,均由標普道瓊斯指數發佈,且追蹤大型美國公司的股票。

最早的市場衡量標準

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擁有悠久的輝煌歷史。

Charles Dow於1896年5月開始計算12隻主要工業股票的日均水平,與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Transportation Average™)同時存在,後者由他在1884年推出。他利用此兩者監測大市趨勢。1916年添加了8隻股票,1928年又增加了10隻,總數達30隻,並持續至今。Charles Dow認為,平均股價可作為市場基準,而其持續發揮該作用。但是,道指跟隨其所追蹤的市場規模和複雜程度的變化而發生的變化是,其不再局限於工業股票。

1923年,為了反映市場趨勢,Standard Statistics Company編製了第一個股票指數。這是標普500指數的前身,追蹤233隻美國股票且每週計算。1926年,該指數重訂為綜合股票指數,追蹤90隻股票且每日計算。後來,股票數目增多,計算頻率亦增加,直至1957年3月標普500指數以持續至今的形式首次亮相。

就指數構建而言,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追蹤大型美國股票。道指成分股為經常被描述為藍籌股的大型知名公司。標普500指數亦追蹤大型股細分市場中領先行業中的頂尖公司。道指中的所有股票通常被納入標普500指數中,這些股票通常佔該指數市值的25%至30%。

選股

自推出以來,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已納入從美國股市大型股細分市場中挑選的公司。

就每個指數而言,添加股票的最終決定由標普道瓊斯指數委員會作出:如為道指,則由Averages Committee作出;如為標普500指數,則由U.S. Index Committee作出。

雖然道指的選股並不受一系列嚴格的規則規限,但委員會關注合資格公司的聲譽、公司的持續增長歷史、投資者對公司的興趣及其在更廣泛市場上的行業代表性。例如,在過去15年,指數中已添加多家科技公司,反映出美國股市內該行業的增長。

不過,道指並不包括任何公用事業或運輸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在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指數和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指數中單獨追蹤。

標普500指數的選股過程受定量標準所約束。這些標準包括財政可行性、公眾持股量、充足的流動性及公司類型,用於確定某隻證券是否符合納入指數的條件。委員會的職責為在考慮行業代表性後,篩選這些符合條件的股票。其中一個主要要求為,一家公司需具有足夠高的市值,才符合大型股的條件。該公司亦須有充足的公眾持股量,或可供公開買賣的充足股份百分比。您可於標普500指數單張中查看這些標準的最新下限。

概覽:道指與標普500指數

vs
道指
標普500指數
推出日期
1896年5月26日
1957年3月4日
成分股
30只
500
行業
行業 — 不包括運輸業及公用事業(由其他道瓊斯平均指數涵蓋)
涵蓋美國的所有主要行業
選股標準
藍籌股公司
聲譽良好
持續增長
投資者興趣濃厚
為行業均衡作出貢獻
市值符合「大型股」的條件
充足的流動性
充足的公眾持股量
財政可行性/收益
為行業均衡作出貢獻
加權
價格加權
持股量市值加權
審視頻率
按需,但極少用於保留指數連續性
按需

審視流程

道指和標普500指數都接受定期審視,以確保其成分股滿足選股標準,但是引發更改的因素可能不同。

道指成分股根據需要進行審視。為了保持連續性,很少更改。某隻股票的替換通常需要成分股公司的核心業務發生重大變化或採取重大企業行為(比如收購)。在替換公司時,需要修訂整個指數。這意味著或會同時發生若干更改。

對標普500指數的更改通常是因應企業行為和市場發展動態而作出,而且可隨時作出。倘若某家公司的股票退市或該公司已宣佈破產,指數方法論會就刪除該公司提供具體指引,然後從合資格股票清單中挑選替換股票。

加權

道指和標普500指數之間的主要差異是,對各指數成分股進行加權所用的方法不同。

道指採用價格加權。這意味著高價股票的價格變動對指數水平的影響大於低價股票的價格變動。這種方法論導致多年來價格極高的股票未被納入道指中。原因是這些股票的價格變動可能會對指數產生太大影響,使道指在衡量整個市場表現方面的可靠性降低。

標普500指數是持股量調整市值加權指數。持股量調整市值是衡量公司規模的一個標準,其以公司股價乘以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目計算,並根據公眾持股量進行調整。股票的持股量調整市值越大,該股票的價值變動對指數水平的影響越大。

什麼是公眾持股量?

公眾持股量指可供公眾交易的股份部分,其不包括非交易股份的大額股份,比如由公司創始人或高管或政府機構持有的股份。在計算持股量調整市值加權指數時排除了這些非交易股份,其目的是更好地呈現各成分股在市場中的作用。

計算

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透過分子除以除數進行計算。

若為道指,分子為其成分股的價格總和。若為標普500指數,分子為其成分股的市值總和。

每個指數都有自己的除數,並且定期調整,以保持指數水平穩定。調整處理的是變化,比如某一成分股的刪除及另一成分股的添加,而若不進行調整,則會導致指數水平顯著升跌。當道指中的某隻股票被拆細且股價下滑時,亦需要進行除數調整。

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以兩種方式計算:價格回報指數和總回報指數。不同之處是,總回報指數計入了成分股所派付之股息的再投資影響。

表現

從歷史上看,道指和標普500指數的表現高度相關 — 因應相同的市場刺激措施而上升和下跌。

鑒於兩者的成分股類似,有這樣的相關性也不足為怪。兩者亦傾向於具有類似的波動性,不過波幅並非完全相同。但是兩者的表現存在重大差異,反映出兩者的成分股和風格的不同。

道指包含的成分股遠比標普500指數要少,故有機會顯示出較高風險。然而,在市場表現欠佳時(例如2009年的市場中),道指損失的價值有時比標普500指數要少,有時在市場表現強勁時(例如2013年及2019年的市場)則錄得較少收益。出現這些情況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道指在一定程度上偏向價值導向,並追踪價格波動率較低、信譽良好的大型股。

標普500指數雖比道指更多元化,但有時波動率更高。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標普500指數包含較小型的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通常更劇烈波動,且較指數內最大型的股票更頻繁波動。因此,標普500指數會在市場表現欠佳時(例如2001年及2009年的市場)出現大跌,但在市場表現強勁時(例如2013年及2019年的市場)則出現猛漲的情況。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9.0.1道指與標普500指數1989年12月31日 - 2019年12月31日資料來源:標普道瓊斯指數有限公司標普500指數道指Dec 1989Dec 1990Dec 1991Dec 1992Dec 1993Dec 1994Dec 1995Dec 1996Dec 1997Dec 1998Dec 1999Dec 2000Dec 2001Dec 2002Dec 2003Dec 2004Dec 2005Dec 2006Dec 2007Dec 2008Dec 2009Dec 2010Dec 2011Dec 2012Dec 2013Dec 2014Dec 2015Dec 2016Dec 2017Dec 2018Dec 201902004006008001,000

毫無疑問,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在多個方面存在差異,但是兩者亦有著極其重要的共同之處: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為股市表現提供翔實的衡量標準的歷史悠久。

您已完成第七章。

現在我們將進行小測驗,測試您的知識。

01 如何對道指成分股公司進行加權?
02 在下述各項中,哪些是標普500指數和道指的共同特徵?
03 下列哪一項描述最符合道指和標普500指數的歷史相對表現?
04 下列哪一項描述最符合標普500指數添加及刪除股票的流程?
05 下列哪一項是道指和標普500指數之間的主要差異?
處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