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 Logins
Obtain the data you need to make the most informed decisions by accessing our extensive portfolio of information, analytics, and expertise. Sign in to the product or service center of your choice.
Customer LoginsOEM亮点
需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 AsiaPacificAutomotive@ihsmarkit.com 或 添加 微信客服 ihsmarkitautomarket
小米与汽车制造商就可能的合作生产举行会谈
2023年10月24日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小米公司已与现有汽车制造商就潜在的生产合作进行了谈判。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目前仍在等待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其在自己的工厂自行生产电动汽车的许可。与小米进行合作谈判的汽车制造商包括北汽集团、奇瑞汽车和华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媒体报道,小米的首款电动车型预计将是一款轿车,并有可能基于400V和800V两个架构打造。其中,800V车型预计将搭载宁德时代开发的麒麟电池,400V车型则将搭载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此前,小米联合创始人雷军承诺将投资约100亿美元造车,并计划在明年推出其首款电动汽车。由于小米缺乏汽车制造经验,小米在现阶段决定与现有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首款车型是一个明智决定。百度赋能的极越汽车将在吉利宁波工厂生产其首款车型极越01。极越01基于吉利SEA纯电架构开发,而小米则是从零开始打造其首款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马来西亚政府在2024年预算中宣布推出新的电动汽车激励措施
2023年10月24日
马来西亚总理拿督斯里Anwar Ibrahim上周在国会提交了2024年预算,并推出了多项电动汽车(EV)激励措施。根据《星报》和《新海峡时报》报道,政府针对充电设施提供2,500林吉特(约合528美元)的减免,这一政策将延长四年至2027年,电动汽车租赁退税政策也将延长两年。联邦政府还开始将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此外,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将购买150辆电动公交车,并将拨款6亿林吉特建造3个公交车车站。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最新的激励措施是马来西亚政府为促进该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所做的努力之一,其中还包括制定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以及拨出20亿林吉特作为国家能源转型基金的种子基金。最近,NETR第二阶段正式启动,详细提出了政府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举措。根据该计划,政府的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总销量(TIV)中的占比达到50%,到205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80%。NETR第一阶段于7月27日启动,涵盖了10个核心项目以及6个能源转型倡议,旨在促进马来西亚的能源转型。报道还补充道,马来西亚最近收到了各家企业对该国电动汽车行业高达1.7亿林吉特的投资。其中包括由马来西亚国家能源有限公司(TNB)、Gentari和特斯拉马来西亚公司等合作建造的180个充电站。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洽谈潜在合作
2023年10月24日
据媒体报道,Stellantis即将与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零跑汽车签署投资协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称,双方的合作关系将包括Stellantis对零跑汽车的投资,以及零跑Leap 3.0平台的许可协议。目前,双方尚未就该报道发表评论。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中国众多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中,零跑汽车具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据报道,该汽车制造商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在7月份表示,零跑汽车希望通过技术许可协议将该平台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报道称,朱江明表示:“我们希望零跑不仅是一个电动汽车品牌,还是核心技术的输出方。”此前朱江明表示,该公司正在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谈判,但并未透露公司的具体信息。零跑Leap 3.0平台是基于该公司“四叶草”架构开发,该架构具有一个集成计算平台,能够控制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在内的所有智能功能。零跑汽车相信,这一新一代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其车型的竞争力,并将创造为那些寻求以低成本研发软件定义电动汽车的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许可的机会。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印度公司与OHM E Logistics合作,供应300辆e6纯电MPV
2023年10月17日
根据比亚迪印度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日前已与电动出租车聚合平台和车队管理平台OHM E Logistics合作,将在未来6个月内在印度部署300辆e6纯电多用途车(MPV)。首批50辆e6车辆已在海得拉巴交付,并将陆续扩展到德里、芒格洛尔、果阿、蒂鲁帕蒂等城市。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正在稳步进军印度市场,今年早些时候与总部位于新德里的电动出租车服务公司Evera合作,并向其交付了100辆e6。比亚迪目前在印度市场销售Atto 3和e6两款车型,这两款车都受到了印度消费者的热烈欢迎。e6搭载比亚迪容量为71.7千瓦时的刀片电池,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工况(WLTC)下可续航520公里,综合工况下单次充电可实现415公里续航里程。该车支持直流快速充电,仅需35分钟即可将电量充至30%-80%。根据公司声明,这家汽车制造商目前在印度21座城市部署了24个经销门店。比亚迪的目标是到2023年底将经销门店扩大至53个。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华为赋能的问界新款M7自发布以来已获得5万辆订单
2023年10月17日
华为赋能的电动汽车品牌问界自9月12日发布新款M7车型以来,累计收到订单量超过50,000辆。10月7日,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其微博账号上宣布了这个里程碑。2024款新M7是一款E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上市后将与理想L7、理想L8和比亚迪唐等车型展开竞争。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问界目前正在提高重庆工厂的产量,以加快向客户交付新款M7。据当地媒体报道,该车型的等待时间预计至少为六周。余承东表示,华为已投入超过5亿元来对新M7进行改款升级。2024款车型定价调低也将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2024款M7将继续采用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系统和鸿蒙车机系统。同时,M7还搭载了华为ADS 2.0智驾辅助系统,使车辆能够在高清地图无法覆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驾驶环境中提供领航辅助。除了M7外,问界M5和阿维塔11等车型也同样搭载了ADS 2.0系统。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吉利与DRB-HICOM围绕马来西亚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项目开展合作
2023年10月17日
据路透社报道,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DRB-HICOM和吉利公司于10月11日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马来西亚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项目建设。DRB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协议)明确了汽车高科技谷项目的基本原则、治理框架和双方承诺”。根据该协议,两家公司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大合作,计划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并推动新型汽车产业的发展。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份最新签订的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强化吉利与DRB-HICOM在今年早些时候签署的协议。马来西亚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吸引约320亿林吉特(约合77.6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也包括来自宝腾汽车的投资,该公司由吉利控股和DRB-HICOM共同拥有。这家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在丹绒马林和莎阿南均设有生产工厂,计划到2026年将其生产设施全部迁至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还将包括一所专注于新兴技术领域的研究型大学,以及一个用于车辆测试的研发中心。今年7月,吉利透露计划投资400亿林吉特,将丹绒马林打造成该地区最大的汽车城。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极氪确定中东合作伙伴以扩大零售业务
2023年10月10日
据CnEVPost报道,吉利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已与四家中东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以扩大其在以色列以外中东地区的零售业务。极氪汽车已与阿联酋的AW Rostamani、沙特阿拉伯的Wallan Trading、卡塔尔的Blue Lake Motors和巴林的Y.K. Almoayyed & Sons达成合作协议,销售其电动汽车(EV)。极氪汽车计划在这些市场推出极氪001 Shooting Brake和极氪X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首批交付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报道援引极氪汽车副总裁陈禹的话称,中东地区的消费者对采用新技术的高端汽车需求强劲。极氪计划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改善本地销售网络,为消费者带来更加非凡的出行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氪001 Shooting Brake和极氪X基于该公司的纯电动可持续体验架构(SEA)平台打造。基于该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符合全球监管要求,即使在高温下也具有出众性能。今年7月,极氪与以色列经销商联合集团签署协议,在以色列构建电动汽车分销网络。今年8月,极氪还与哈萨克斯坦Orbis Auto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在该国销售极氪车型。该公司计划在以色列和哈萨克斯坦推出极氪001和极氪X,车辆预售及交付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这些进展与极氪的全球化布局计划相一致。此前,极氪已经公布了其进军瑞典、荷兰和德国市场的计划。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计,2023年极氪全球销量将同比增长70.9%,达到约12.3万辆。预计未来几年销量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销量将达到约19.4万辆,2030年销量将达到31.5万辆。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长城汽车泰国公司推出坦克300、坦克500混动汽车,计划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电动汽车
2023年10月10日
据《中国日报》和《曼谷邮报》报道,长城汽车(GWM)泰国公司开始在该国正式交付坦克300和坦克500系列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并确认计划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其罗勇工厂生产电动汽车(EV)。新款坦克500 HEV有两种车型配置可供选择,起售价205万泰铢(约合55,521.5美元)。新款坦克300 HEV的起售价为165万泰铢。在本土化生产方面,长城汽车将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电动汽车欧拉好猫,并计划在罗勇工厂生产八款电动汽车。长城汽车泰国公司董事总经理Narong Sritalayon表示:“我们正在根据投资委员会批准的投资优惠计划来决定我们的电动汽车产能。”长城汽车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将其在泰国的销售网络扩大到78个门店,并将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拓展至55个地区。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此前在2023年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上发布了坦克300 HEV和坦克500 HEV,并开启了坦克500 HEV的预售。除了已经在泰国销售的哈弗和欧拉品牌,坦克系列车型也将登陆泰国市场。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数据,2023年坦克300在泰国的销量预计为789辆,2024年将达到2,296辆。预计到今年年底,坦克500的销量将达到1,651辆,在2024年将提高至4,819辆。长城汽车计划在其罗勇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服务泰国国内和海外市场。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数据,该工厂从2021年6月开始生产哈弗H6,从2021年11月开始生产哈弗Jolion。我们预计今年长城汽车将在工厂增加生产长城炮II皮卡,以及坦克300和500车型。随着欧拉好猫的加入,以及坦克300和500、哈弗H9和长城炮II的贡献,2024年该工厂的产量将从2023年的5,526辆增加至16,227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吉利在俄罗斯推出BELGEE X50
2023年10月3日
据俄罗斯塔斯经济新闻社报道,吉利经销商已开始在俄罗斯市场销售Belgee X50紧凑型跨界车。在中国等其他市场,这款车型被命名为酷锐。Belgee X50将提供三款配置车型,售价从223.6万卢布(约合23,295美元)至244.5万卢布不等。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Belgee是吉利与白俄罗斯汽车组装商BelaZ共同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JV),总部位于明斯克郊区的Barysaw区。这家合资企业每年可组装6万辆汽车,但目前并未满负荷运行。其工厂目前为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市场组装吉利Atlas、吉利Atlas Pro、帝豪X7 New和酷锐跨界车以及吉利帝豪7 New轿车和吉利GS跨界掀背车。X50是一款C级SUV跨界车,它将是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有利补充。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蔚来自主研发7纳米芯片瞄准智能座舱
2023年9月26日
蔚来汽车日前公布计划在未来几年自主研发和生产关键汽车芯片
Source: Getty image/Sefa ozel
据《Pandaily》9月18日报道,电动车企蔚来汽车日前披露了未来几年自主研发和生产关键汽车芯片的宏伟计划。蔚来汽车负责硬件业务的副总裁白剑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暗示了这一计划,随后这一消息被正式曝光。。
蔚来汽车首次涉足芯片制造将专注于智能座舱技术。该芯片采用7纳米(nm)工艺,将由三星电子生产。蔚来芯片研发团队将由一位前华为海思部门的高管领导。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自动驾驶芯片一直处于技术竞争的前沿,但智能座舱芯片领域的竞争相对较少。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选择高通的座舱芯片,蔚来的专利芯片可能会彻底改变车载连接。这一创新与蔚来即将推出的智能手机完美契合。
蔚来汽车的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在全球拥有超过6,000项专利。不过,尽管蔚来汽车8月份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了81%,但环比小幅下降5.5%。
在相关新闻中,蔚来备受瞩目的智能手机最近获得了工信部的批准。这款型号为“N2301”的蔚来手机支持100W快充技术,已在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注册。此前,这款手机还获得了工信部的无线电核准,并将支持各种网络制式,包括5G和超宽带技术。这一先进技术表明,蔚来智能手机有可能作为蔚来汽车的数字钥匙使用,或与其他智能设备建立短距离连接。
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将采取类似科技巨头苹果的策略,目标是每年发布一款新的智能手机。消费者预期蔚来手机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上市,售价在5,000至7,000元人民币(约合686至961美元)之间。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一汽与Mobileye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合作
2023年9月26日
根据一汽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日前已与Mobileye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合作。两家公司将利用各自在软硬件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新产品,并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出行体验。通过与红旗品牌的合作,Mobileye SuperVision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将于2024年底集成至红旗品牌的主力车型中。2025年,Mobileye Chauffeur“可解放双眼/可脱手”的驾驶技术将被集成至E701车型中。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表示:“一汽选择Mobileye作为合作伙伴,凸显了这一合作的重要性。凭借一汽在过去70年里积累的庞大规模和深厚专业知识,以及我们的全球一流技术,此次合作将塑造中国以及其他地区自动驾驶发展的未来。我们拥有在全球范围内为超过1.5亿辆汽车提供技术服务的丰富经验,未来自动驾驶将改善数以百万计用户的交通安全性、便利性和可达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一汽集团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智能化战略的一汽集团表示,红旗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最近已在北京完成了道路测试。Mobileye于2017年被英特尔收购,依靠其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AI)、地图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开发摄像头和定制处理器芯片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从而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SuperVision是一个基于摄像头的系统,搭载Mobileye旗下EyeQ5芯片,可提供自动变道、高速公路和交通拥堵辅助、规避动作辅助、前后碰撞避免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等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Chauffeur则在SuperVision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Mobileye旗下EyeQ6芯片以及下一代主动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器。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华为赋能的问界品牌推出新款M7 SUV
2023年9月19日
由中国科技公司华为和赛力斯汽车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全新M7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新款M7现在推出的车型有五座和六座两种布局可供选择。五座版车型车长5,020毫米,宽1,945毫米,高1,760毫米,轴距2,820毫米。新款M7仍将采用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动力系统,该系统由一台1.5升发动机和后桥驱动的200千瓦电动机组成。四驱版车型则配备了一台额外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30千瓦,百公里加速只需4.8秒。据华为介绍,M7搭载的ADS 2.0自动驾驶系统无需依赖高清地图,这意味着M7将能够在高清地图无法覆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环境中执行领航自动驾驶等任务。华为表示,将于2023年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其智驾领航辅助NCA。在底盘控制方面,新车升级了华为DATS 2.0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提升了驾驶体验和驾乘舒适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问界M7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魏牌蓝山以及理想L7和L8。理想L7和L8是目前大型高端SUV市场上最畅销的两款车型。随着理想汽车在第四季度提高L7和L8的产量,这两款车型未来的销量可能会更高。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群负责人余承东表示,公司已投资超过5亿元用于开发新款M7,以提高该车型的整体竞争力。2023年前7个月,M7的销量达到了6,948辆。同期,问界品牌旗下尺寸较小的M5 SUV的销量为20,529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VinFast着眼亚洲扩张,计划2024年开始在印度尼西亚销售
2023年9月19日
根据VinFast日前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公司计划将其汽车业务扩展到亚洲另外七个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其中,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从2024年开始在印尼交付电动汽车,首先是右舵版车型VF e34和VF 5,随后是VF 6和VF 7。VinFast在其提交的文件中写道,由于印尼国内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容易获得,公司已将印尼确定为可能建立其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设施的关键潜在市场。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初步确定在印尼长期投资约12亿美元的目标。其中包括耗资1.5至2亿美元建造一座年产量在3万到5万辆之间的全散件组装(CKD)工厂,该工厂的投产时间定为2026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计划是VinFast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公司旨在进入电动汽车需求预计将高速增长的市场,并扩大其全球业务布局。除了亚洲之外,VinFast计划从2024年开始进军中东、欧洲其他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该公司证实,已与亚洲、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多家汽车进口商和经销商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分销协议。今年7月,VinFast在美国查塔姆县的一座工厂破土动工。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数据,2023年VinFast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44%,达到33,265辆。预计2024年销量将大幅增长至85,085辆,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06,046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中国车企大规模参展
2023年9月12日
在日前举办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展上,众多国内汽车品牌纷纷展示他们的产品,这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迄今为止参展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的一届欧洲车展。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今年早些时候超越大众,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比亚迪正进军欧洲市场,在此次车展上展示了其旗下腾势品牌D9高端商务车,这也是该车型在欧洲的首次亮相。今年晚些时候,比亚迪品牌旗下还将在欧洲推出海豹D级纯电轿车和海豹U D级SUV。上汽集团名爵品牌目前是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今年上半年销量达10万辆。该公司在车展上展示了全球首款纯电敞篷跑车Cyberstar、紧凑型纯电高性能版车型MG4 Electric XPOWER以及中型纯电高性能全轮驱动版车型MG Marvel R。还有一些小众品牌,比如高合汽车,将在本次车展上展示其高端Z GT纯电高性能版车型,零跑汽车也将携T03微型纯电车型参展。零跑汽车还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在欧洲推出C11 SUV。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积极进取,并且近年来这一进程还在加速。凭借众多搭载专有刀片电池的优质畅销车型,比亚迪实现了巨大的销量增长,其在中国的销量已超越大众。如今,比亚迪已经准备好前往欧洲汽车制造商的主场与他们一较高下。海豹轿车设计出众,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工况下,其续航里程达到了惊人的354英里(约570公里)。如果该车定价合理并且比亚迪能够加快其分销渠道的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车能够从特斯拉Model 3等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对手那里获得可观的销量。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小鹏汽车计划2024年进军德国、法国和英国汽车市场
2023年9月12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中国电动汽车(BEV)初创企业小鹏汽车表示,计划2024年进军德国、法国和英国汽车市场。该品牌此前已在欧洲的北欧和荷兰等市场布局业务。小鹏汽车将在德国和法国推出C级SUV G6、D级SUV G9和D级轿车P7,并将在英国推出右舵版G6。小鹏汽车旨在通过此举进入对纯电动汽车更友好的市场。小鹏汽车总裁顾宏表示:“从市场规模和汽车制造商制定的标准来看,德国是最重要的市场。在德国的成功将决定我们在欧洲大陆的成功。”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是进军欧洲汽车市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中较为可靠企业之一,大众汽车集团于7月底以约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4.99%的股权,双方计划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纯电动乘用车。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23年小鹏汽车在欧洲地区的销量为3,162辆,2024年将增至12,521辆。我们预计到2030年,小鹏汽车在欧洲地区的销量将达到4万辆左右。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将不设定欧洲销量目标
2023年9月12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中国当前最成功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表示,将不会为其进入欧洲市场设定销量目标。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凭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系列,超越大众汽车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制造商。但比亚迪表示,将不会单纯以销量来衡量在欧洲的成功与否。该公司今年将在德国推出海豹轿车,后驱版售价将达到惊人的42,990欧元,四驱版售价更高达50,990欧元。特斯拉Model 3基础款目前在德国的售价为45,560欧元。四轮版海豹轿车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工况下,搭载82.5千瓦时电池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62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8秒。使用150千瓦快充时,电池从30%充电至80%仅需26分钟。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与最大竞争车型特斯拉Model 3相比,比亚迪海豹轿车在价格方面具有竞争力,这有助于这款车型真正打入欧洲市场。这款车型的四驱版售价也明显低于大众的新款电动轿车,后者起售价略低于5.7万欧元。S&P Global[标普全球]预测,比亚迪今年在欧洲的销量为3.9万辆,2024年将快速增长至11.5万辆,2026年销量将大幅增长至23.3万辆。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小鹏汽车以58.4亿港元收购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部门
2023年9月5日
意义:小鹏汽车已签署协议,收购网约车公司滴滴全球的智能电动汽车部门。小鹏汽车表示,将发行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3.25%左右的A类普通股。根据该协议,小鹏汽车明年将通过一个全新品牌推出一款A级车型(目前代号为MONA),旨在将其车型覆盖至15万元级价格区间的大众市场。
展望:这笔交易达成之际,正值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经历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这使得滴滴这样的相对新来者在进入市场时面临挑战。去年,小鹏汽车电动汽车的市占率也相当有限,2022年仅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动汽车)份额的2.1%。与滴滴的合作将有助于支持小鹏汽车实现年交付2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这一数字较2022年交付的120,757辆增加了66%。
根据一份公司声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日前已签署协议,收购网约车公司滴滴全球的智能电动汽车部门。小鹏汽车表示,将发行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3.25%左右的A类普通股。据彭博社报道,这意味着这笔交易的总价值约为58.4亿港元。因此,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初始交易完成后的锁定期为24个月。根据基于业绩的激励机制,滴滴还将有权增加其持有的小鹏汽车股份。滴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维先生表示:“滴滴一直致力推动出行市场的共享化、电动化、智能化。小鹏汽车在智能电动汽车和汽车驾驶技术等领域已经确立了领先地位。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小鹏汽车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交通运输和汽车产业的变革。”
Source: Xpeng Motors
小鹏汽车和滴滴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智能电动汽车和技术的全球应用。根据这一合作关系,小鹏汽车明年将通过一个全新品牌推出一款A级车型(目前代号为MONA),旨在将其车型覆盖至15万元级价格区间的大众市场。新车型和新品牌将与小鹏汽车现有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滴滴将为MONA项目提供支持,进入在中国的共享出行市场。此外,双方还将在市场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国际市场扩张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技术平台,滴滴与小鹏汽车一样,旨在以科技塑造未来出行体验。新品牌下推出的小鹏A级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不仅将显著提升我们的产量规模,还将加速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在大众市场的采用,将我们的技术提供给更广泛的客户。此外,双方还将探索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机会。小鹏汽车将继续在移动出行生态系统和自动驾驶领域创造价值,抓住增长机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笔交易达成之际,正值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经历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这使得滴滴这样的相对新来者在进入市场时面临挑战。去年,小鹏汽车电动汽车的市占率也相当有限,2022年仅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动汽车)份额的2.1%。与滴滴的合作将有助于支持小鹏汽车实现年交付2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这一数字较2022年交付的120,757辆增加了66%。小鹏汽车宣布,其7月份汽车交付量总计为11,008辆。上个月,交付给客户的G6共有3,900辆。值得注意的是,在努力扭转业绩不利局面的过程中,小鹏汽车已经连续6个月实现交付量环比增长。最近,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宣布他们将共同开发基于小鹏汽车Edward平台的电动汽车。
小鹏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部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称其XNGP软件是中国首个用于城市驾驶环境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允许汽车变道、加速或减速、超车以及进出匝道。目前,XNGP软件在中国的四个城市——北京、广州、深圳和上海都可以使用。
滴滴的造车计划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它成立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AV)部门,随后在2019年将其打造为全资子公司。滴滴专注于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和连通性等领域,旗下拥有200多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滴滴已经在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苏州、合肥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多个城市获得了自动驾驶汽车公开路测许可。在监管调查结束后,滴滴加快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步伐,推出了名为“滴滴Neuron”的自动驾驶概念出租车,并与广汽埃安合作量产电动自动驾驶出租车。2021年,滴滴自动驾驶部门与沃尔沃汽车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小米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批准生产电动汽车
2023年9月5日
小米仍需要工信部的批准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greenleaf123
路透社8月23日援引两名知情人士的话称,小米已经获得了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的批准,可以生产电动汽车。国家发改委负责监管中国汽车行业新投资和产能。
小米在开始生产汽车之前,还需要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自从小米首次宣布开始造车以来,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小米宣布未来十年内将为其汽车业务投入100亿美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1月,有报道称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开发两款电动车型,第一款车型是一款中型纯电轿车,预计售价约为30万元人民币(约合4.4万美元),原定于2023年底推出,但现在看来已不太可能实现。小米于2017年11月通过收购破产的宝沃汽车公司获得了汽车生产资质。
据报道,在等待审批的同时,小米已经在北京完成了年产20万辆电动汽车的工厂建设。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小米计划在2024年生产约10万辆电动汽车。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高功率充电网络
2023年9月5日
意义: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全球开设首批高功率充电站。
展望: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希望为客户提供优质充电服务的初衷是正确的,但这一服务至少在初期很可能存在瑕疵,纷繁复杂的充电解决方案和应用程序,可能会让客户感到困惑。
Source: Getty Images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还表示,他们非常重视这些充电站的选址,希望为客户提供一个与品牌体验相匹配的愉悦环境。尽管在某些地点可能难以做到这一点,大多数客户会将便利性置于整体体验之上,特别是考虑到梅赛德斯建造的是目前充电速率最快的充电站。该公司将在交通繁忙区域和选定的梅赛德斯-奔驰经销商门店,以及便利设施(如休憩、餐饮和洗手间)附近设立充电站。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区域将配备安全摄像头,始终保持良好照明,并靠近人口稠密的地区。最近,充电站由于上述保障不力时常遭受批评,尤其是在女性客户使用时。在某些地方,灯杆将配备功能性LED元件,可以提供有关充电点可用性和车辆充电状态等数据。梅赛德斯还表示,这些全新充电站将对所有品牌的车辆开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计划到2024年底将其高功率充电网络扩大到2,000多个充电点,到2030年,充电站数量将增加到1万个。这些充电站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在客户为其梅赛德斯-奔驰纯电动汽车充电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所期望的可靠性和充电体验。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加速发展,全球充电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与此相比,到2030年建成1万个充电站也只是九牛一毛。与梅赛德斯-奔驰电动汽车车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可以使用的130万个充电站相比,这些数字也微不足道。但是,其中许多充电站在可靠性、功能性以及梅赛德斯概述的高功率充电网络具有的物理标准方面都未能提供客户期望的使用体验。在可靠性和充电体验方面,使用现有的公共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仍然需要碰运气,目前只有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能够提供一致而可靠的用户体验。由于充电供应商繁多,公共充电环境对消费者来说仍然很混乱,并且在欧洲等地需要安装不同的手机应用来访问这些充电点。梅赛德斯高功率充电网络试图提供类似于超级充电站的体验,但期望每家汽车制造商都提供类似的充电网络是不太现实的。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建造定制的先进充电站可能是合适的,但更好的选择是加快建立联合和通用的充电网络(如Ionity),梅赛德斯-奔驰正是其成员之一。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2023成都车展:奇瑞将展示30款车型
2023年8月29日
据盖世汽车中国新闻报道,奇瑞准备在今年2023年8月25日至9月3日举行的成都车展上展示30款车型,其中包括一些全新的改款车型。在成都车展上亮相的新车型包括瑞虎7 PLUS冠军版和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传统燃油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都将加入竞争激烈的15万元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市场。本次车展还将见证星途品牌在市场上推出瑶光飞鱼版车型以及星纪元ET内饰的首发,这将是该品牌的两大重要看点。公司的捷途旅行者系列也将在展会上开启预售。根据奇瑞的说法,捷途旅行者将为提前订购的客户提供1.5升涡轮增压(汽油)和2.0升涡轮增压(汽油)两种动力系统选择。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令人印象深刻的车型阵容将使其成为本次成都车展的主要参展商之一,近来该车展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奇瑞集团今年取得了非常出色的销售表现,这反映出公司在新车型方面具有较高的投资水平。8月是奇瑞连续第14个月实现月销量超过10万辆的成绩。今年1月至7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达到891,895辆,同比大幅增长47%。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长安汽车与百度联合建造智算中心
2023年8月29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长安汽车与百度联合建造了一个智算中心,名为“长安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在百度智能云和百舸人工智能异构计算平台的支持下,该智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可达142亿亿次/秒。两家公司还将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IoT)领域展开了合作。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旨在借助百度包括文心大模型在内的先进能力,积极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智能交互和智能网联这三大领域,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体验。2020年,长安推出了L3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同年,长安汽车总投资10亿元(约合1.6亿美元)的L4级自动驾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能超过50万套的L1级至L4级智能驾驶产品。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恒大汽车获得迪拜移动出行公司NWTN的投资
2023年8月22日
2023年8月14日,总部位于迪拜的移动出行公司NWTN与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达成协议,以5亿美元收购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约27.5%的股权。NWTN表示,该拟议交易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具体取决于惯例和其他成交条件。NWTN认为,与恒大汽车的合作将实现两家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同时促进恒大汽车的研发和新车型的大规模量产,以便最终出口海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恒大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的子公司,目前在中国仅有恒驰5一款车型在售。NWTN的投资将使该汽车制造商能够推进恒驰6和恒驰7电动汽车上市销售的计划。与NWTN的合作也为恒驰品牌车型进入中东市场开辟了机会。今年6月,沙特投资部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达成了一项价值56亿美元的协议,双方将在汽车研发、制造和销售方面展开合作。沙特阿拉伯计划大力发展国内的电动汽车制造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笔交易。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北汽和华为将于2024年合作推出新款中型电动轿车
2023年8月22日
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北汽和华为计划于2024年在中国合作推出一款中型电动轿车。这款新车型将基于北汽平台开发,并将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北汽已经与华为合作推出了两款纯电动汽车,极狐阿尔法S电动轿车和阿尔法T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不过这两款车型的销量均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据报道,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将由华为定义,因此华为将更多地参与产品设计、定位、营销和销售等环节。2023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华为一直在通过其智选车业务扩大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在此期间,该公司的角色已从供应商转变为技术合作伙伴。除了与北汽的合作外,华为与奇瑞合作的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推出。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将与奇瑞合作推出电动轿车
2023年8月15日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将于第三季度推出与奇瑞汽车联合开发新款电动轿车。8月7日,华为智能汽车事业部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其微博上发布了这款新车型的首张图片,称这款名为Luxeed的新车将是市场上首款搭载华为HarmonyOS 4操作系统的车型,在8月4日举办的华为2023开发者大会上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不过,余承东并未透露该车型是否将由奇瑞制造。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uxeed是华为在与赛力斯合作推出问界M5和M7之后,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尝试。除了与赛力斯的合作外,华为还与奇瑞和江淮汽车合作,基于华为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系统和电驱动系统领域核心技术打造新款电动汽车。据中国媒体界面新闻报道,奇瑞已经申请注册了Luxeed的商标专利。华为和赛力斯在问界品牌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果Luxeed作为华为-奇瑞合作车型的独立品牌推出,将再次需要双方大量投入以支持该品牌的发展。Luxeed预计将基于奇瑞最新的电动汽车平台E0X开发。E0X也将成为奇瑞星途星纪元产品线新车型的基础平台。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3蒙特利汽车周:奥迪、宝马、阿斯顿马丁计划亮相
2023年8月15日
奥迪、宝马和阿斯顿·马丁已经提前公布即将参加于8月第三周在加州举行的蒙特利汽车周系列汽车活动的计划。奥迪美国公司将在拉古纳塞卡赛道举行的“劳力士赛车重聚”活动中向R8跑车告别。奥迪R8将在奥迪面向未来的RS e-tron GT车型的带领下,在这条传奇赛道上行驶最后几圈。奥迪还将在同一周举办的德国汽车品牌展示会上展示其e-tron系列的大部分车型,包括两款R8 V10轿跑车。对于宝马来说,今年蒙特利汽车周上的活动将包括2024款i5m60 xDrive轿车在北美首发亮相,同样在德国汽车品牌展示会上,还将展示在2019年首次作为概念车展示的电动iX5氢燃料车。在美国市场,i5 M60 xDrive配备功率为590马力的电动驱动系统,并将作为一款M系列高性能车型。在条件和限速允许的情况下,宝马i5将提供宝马高速公路助手服务,可在时速高达85英里的情况下实现解放双手的驾驶;另外一个选配功能包括可以通过眼睛激活来控制的宝马新版主动变道功能。当车辆提出变道建议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观察相应的外后视镜来进行确认。在美国,i5m60 xDrive将于第四季度上市销售,建议零售价为81,400美元起。这款轿车于2023年5月发布,宝马本周还发布了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iX5氢燃料车在美国进行了小规模测试,在全国各地进行路测以展示氢燃料汽车的可行性,现场测试并收集反馈。阿斯顿·马丁表示,在品牌成立110周年之际,Valour车型将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在北美首发亮相。阿斯顿·马丁表示,在8月18日举行的Quail汽车盛会上,将展示一款特别限量版Valour车型。阿斯顿·马丁还将在活动上提供DBX707 SUV和DB12供与会者试驾。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蒙特利汽车周是8月16日至18日在加州举行的一系列汽车活动,活动最高潮的部分将是8月18日举行的圆石滩老爷车展。尽管传统车展举步维艰,但蒙特利汽车周和古德伍德车展等活动作为新车和概念车(尤其是高端和豪华品牌及跑车品牌)发布的新舞台而日益受到重视。迄今为止,宝马和阿斯顿·马丁公布的消息均涉及到新发布的产品;虽然这不是这些产品的首次展示,但这些活动有助于将新车型直接呈现在众多爱好高价和独特车型的潜在消费者面前。尽管这些活动都是由传统汽车媒体和影响力人士报道,但蒙特利汽车周更多的是以奢华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活动,其本身很少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今年活动的临近,更多的新闻可能会浮出水面。讴歌已经表示,其ZDX车型将在活动期间亮相。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通用汽车计划2026车型年所有电动汽车都将实现双向充电
2023年8月15日
通用汽车(GM)日前宣布,到2026车型年,其基于奥特能Ultium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都将具备车辆到家庭(V2H)双向充电技术。首先搭载双向充电技术的将是雪佛兰Silverado EV RST,其次是2024款GMC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2024款雪佛兰Blazer EV、2024款雪佛兰Equinox EV、2024款凯迪拉克Lyriq和2024款凯迪拉克Escalade IQ。该技术将通过通用汽车的奥特能Ultium Home平台和通用Energy Cloud提供。通用汽车表示,通用Energy Cloud是一个软件平台,允许用户管理通用汽车Energy资产与家庭之间的能量传输。通用汽车指出,这项技术使车主能够在用电高峰或停电期间利用车辆电池储存的电量来抵消电力需求。通用汽车表示:“V2H能够为电动汽车车主带来额外的价值。”通用汽车能源副总裁Wade Sheffer表示:“通过将V2H技术整合到我们基于奥特能Ultium平台打造的整个产品组合,我们能将这项突破性的技术提供给更多的消费者,其具有的好处已经远超车辆本身,而且应用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通用汽车还指出,在未来的更新中将提供具体车型V2H技术推出的具体时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功能为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提供了更多的理由,车辆的用途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通用汽车尚未透露将对这一功能收取多少费用,或者是否会像福特F-150 Lightning那样,通过在特定的内饰配置或电池组尺寸提供该功能来管理成本。和福特一样,通用汽车的系统预计也需要在家庭安装专门的设备。在正式宣布推出这项功能之前,通用汽车已经与一家公用事业公司对此展开了合作测试。目前已有多家汽车制造商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双向充电功能,不过特斯拉迄今为止还没有对此表现出兴趣。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Innoviz与宝马扩大合作,共同开发全新激光雷达平台B样件
2023年8月8日
Innoviz Technologies和宝马集团正在扩大合作,基于全新一代激光雷达平台开发B样件。这些B样件将基于第二代InnovizTwo激光雷达传感器打造,将为宝马集团未来更广泛的车型提供L3级自动驾驶能力。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Nicolai Martin表示:“激光雷达是支撑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在L3级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主流的过程中,优化激光雷达技术和成本是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非常高兴Innoviz开发了新一代激光雷达的第一批B样件,并希望B样件阶段所获得的成果能为我们未来的深化合作奠定基础。”两家公司还计划在未来开发首个基于激光雷达的最小风险操作(MRM)系统,该系统将作为二级安全驾驶决策平台,利用“InnovizTwo激光雷达的先进性能、可靠性和弹性来管理实时驾驶决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激光雷达传感器是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所必需的部件,它们可通过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并生成周围世界的三维地图。宝马和Innoviz此前也一直在开展项目合作,其中包括今年晚些时候在宝马7系上首次部署激光雷达支持的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宝马还与法雷奥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泊车功能,并与高通和Arriver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软件解决方案。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印度汽车制造商或从2026-2027年开始在新车中采用20%的回收材料
2023年8月8日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即将出台一项政策,要求汽车制造商从2026-2027年开始,确保回收材料占车辆生产所用金属总重量的20%。目前,印度中央政府正在制定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政策。随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车辆报废中心开业,回收材料的数量将逐渐增加。报道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高级官员的话说,政府认为,汽车制造商必须对车辆使用寿命结束后产生的废料负责。目前该政策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待各方磋商。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估计,印度每年约有1,000万辆汽车报废。然而,车辆报废设施仍在不断建设,需要赶上废车场车辆堆积的速度。报道指出,将报废车辆送到有组织的报废作业中心的想法取决于是否能在全印度范围内建立起车辆报废和自动化测试站(ATS)。目前,印度全国有31个被认定的车辆报废设施。根据印度道路运输和公路部提供的最新信息,预计还将新增29个车辆报废中心,但这些项目目前仅在获批阶段。报道强调,根据印度政府官员正在考虑的计划,从2026-2027年开始,要求车辆生产所使用的材料重量的20%必须由回收材料组成。这一比例预计将在2027-2028年保持不变,在2028-2029年和2029-2030年将提高至30%。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大众及奥迪与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将扩大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阵容
2023年8月1日
意义:大众集团于7月26日宣布,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和上汽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
展望:考虑到大众在为其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全新数字架构方面面临挑战,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将缩短其新产品的开发时间,提高其新车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大众集团(VW)于7月26日宣布,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EV)产品阵容。大众品牌日前已与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签订了一项技术框架协议,将在中国市场共同开发两款中型大众品牌电动汽车。这两款专门面向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将于2026年推出。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大众集团将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收购该公司4.99%的股份。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将通过增资的方式,以每股ADS(美股存托股票)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的股份,并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奥迪日前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签署了一份战略备忘录,以扩大现有合作。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将使奥迪能够扩大其在中国的高端电动汽车产品组合。不过,奥迪并未透露有关产品计划的任何细节,也没有透露它打算与上汽集团合作开发的新车型的车身型式。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它将进入此前奥迪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大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联合开发的电动车型将配备最先进的软件和硬件,从而为中国客户提供直观,互联的数字化体验。各方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从长期来看,大众汽车预计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推动打造全新的本土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以迅速扩大集团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大众表示,“关于未来电动汽车平台的合作细节将与合作伙伴进一步协商。”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希望与上汽集团和小鹏汽车的合作关系能够加速其在中国推出电动汽车,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其未来车型中部署最新的电气化、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据中国商业媒体第一财经报道,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将基于小鹏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平台开发。考虑到大众在为其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全新数字架构方面面临挑战,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将缩短其新产品的开发时间,提高其新车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小鹏汽车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领先的初创车企,拥有强大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人工智能(AI)驱动的智能座舱系统开发能力。G9 SUV搭载了XNGP(小鹏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环境中实现L2+级自动驾驶功能。对奥迪而言,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将为两家公司带来巨大的协同潜力,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车型,而不是将奥迪全球车型组合中的产品本地化。上汽已经在智己品牌下推出了多款高端电动汽车,该品牌专注于开发高性能车型。一汽奥迪将于2024年在中国开始生产基于奥迪PPE(高端电动平台)架构的首款车型Q6 e-tron。基于大众集团SSP(可扩展系统平台)架构的奥迪车型将继续开发,不过根据大众的计划,基于SSP打造的电动汽车要到2026年才会推出。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对大众的领先优势扩大,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2023年8月1日
彭博社援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的数据称,今年第二季度,比亚迪对大众汽车(VW)集团的领先优势扩大,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今年第一季度,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销量超过大众,以44万辆的销量成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大众同期销量为42.7万辆,并没有落后太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第二季度的销量继续增长,达到59.53万辆,市场份额升至11.2%。相比之下,大众汽车的销量为54.4万辆,在销量上进一步落后于比亚迪。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过去十年里,大众一直占据中国汽车畅销品牌排行榜的首位。不过,随着中国市场迅速转向电动化,比亚迪凭借其多年在电池技术和插电混动系统方面的投资,成为了大众市场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从而削弱了大众品牌在中国汽车消费者中的影响力。截至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已经生产了超过120万辆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凭借如此大的销量规模,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新车型,增加其市场份额并应对来自其他车企的竞争。大众、丰田、本田等全球汽车制造商被迫下调最新款电动车型的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否则就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边缘化。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预测,得益于强劲的国内销售和不断增长的出口,比亚迪乘用车产量在2023年将达到255万辆,并在2024年进一步增加至290万辆。今年大众品牌在中国的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13%,至207万辆。2024年产量预计将增长1.3%。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3年中国大陆商用卡车产量迎来强劲反弹
2023年7月31日
尽管经济和尾气排放方面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强劲的初步产量表现促使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上调了同比增速预测。
2023年初,中国大陆中重型卡车产量强劲增长,2月至4月期间增幅达到两位数。
因此,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将2023年中国大陆中重型卡车的产量预期进一步上调了4个百分点,至91.4万辆,较2022年同比增长26%。
好于预期的数据和低基数效应对于支持卡车制造业在短期内进一步稳步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需求和供应方面的限制仍然令人担忧。
这一强劲反弹主要得益于新冠疫情严格管控措施取消后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以及卡车出口似乎不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出口量迎来持续回升。
快速经济复苏释放被抑制的需求
在疫情后企业经营恢复和消费者信心改善的推动下,进入2023年后,家庭消费和工业产出快速复苏,为公路货运行业重新开始增长提供了支撑。今年1月至4月,公路货运吨位占国内货运总量的近75%,同比增长8%。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依然保持宽松。具体来说,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来源,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额度为3.8万亿元(约合5,300亿美元),高于2022年原计划3.65万亿元的额度。截至2023年2月底,超过60%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经提前发行,而2022年同期这一比例约为30%。
在这种前期刺激下,截至4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公用事业)同比增长8.5%。此外,随着抵押贷款利率下调、放宽开发商信贷条件、放松购房者购房限制等纾困措施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开始显示出复苏迹象。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在这种情况下,牵引式挂车和工程卡车的产量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0%,并且在2023年前四个月同比增长了50%。根据这一趋势,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在5月份产量预测中上调了1万辆。
出口兴旺推动产量增长
自2021年以来,中国大陆中重型卡车出口进入了快车道,因为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阻碍了海外制造业活动。随着卡车制造商加大全球扩张力度,以应对国内市场的低迷,中国大陆卡车出口增长延续至2023年——截至4月份,出口量同比增长57%,至9.7万辆。
出口增长主要由重型牵引式挂车带动,其出口量较一年前翻了一番。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东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仍然是核心出口目的地,多年来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总出口量的70%以上。
此外,对俄罗斯和墨西哥的出口也成为近年来新的亮点。作为俄乌冲突的回应,自2022年初以来,西方汽车制造商纷纷撤离俄罗斯,这使得中国品牌能够占据俄罗斯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的份额。2023年前四个月,对俄罗斯的出口继续呈现爆炸式增长,达到了3.4万辆,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增长到近60%。
与此同时,由于墨西哥本地对工程卡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墨西哥的出口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未来几个月,中重型商用车出口的增长速度预计将保持稳定,与我们在2月发布的展望相比,产量预测将增加2万辆。
经济和尾气排放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增强,我们正在评估对生产前景进一步上调的可能。然而,回到2020年的峰值水平不太可能,因为结构性失业和家庭收入前景仍然疲软,这可能会影响促增长措施的具体落实能力。与此同时,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受到政府财政去风险和预算短缺的制约。
在排放方面,尽管更多城市从2023年开始加大力度淘汰国四标准的卡车,但许多地区缺乏具体的目标和置换补贴计划,从而限制了政策的效果。此外,尽管公路货运情况良好,但货运费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卡车运输供应过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卡车司机和车队运营商推迟购买决定或转向购买二手卡车以节省成本。
作者:Cassie Liu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II, Global Heavy Truck Research, S&P Global Mobility
2024年中重型卡车市场平稳过渡,然后随着新排放标准的临近而加速增长
2023年7月31日
2023年,需求出现疲软的同时产量基本维持不变,2024年产量有所放缓,随后,为了应对第三级排放法规而采取的提前购买将推动需求和产量出现反弹。
疫情后市场调整将在短期内平稳北美需求以及5-8级商用车和公共汽车的增长。随着2027年下一阶段排放法规的出台,电气化将推动产量加速增长。
得益于消费者在耐用品和名义商品上的坚定支出,以及服务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复苏,美国经济似乎在2023年已经避开短期衰退,这些行业复苏提振了货运和卡车生产活动,尽管在新冠疫情之后仍受到供应链问题的限制。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将会出现明显放缓,2024年将转变为温和增长。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2023年第二季度的最新预测,在经历了2023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之后,到2024年,中重型商用车和公共汽车的需求预计会适度下降。不过更新后的预测认为2025年至2026年前景将更为乐观。届时卡车市场将为下一阶段的排放法规做好准备。2027年实施的第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法规与车队更换周期的时间相结合,可能会引发一波提前购买的热潮。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商用车预测首席分析师Antti Lindstrom表示:“更严格排放法规带来的额外成本,将在2025年左右推动更多的购买活动。”此外,在公共汽车领域,公共部门的支持措施正在推动校车和公交车向零排放转变,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前景的乐观程度。
随着增长势头放缓,预计2024年需求将降至约50.5万辆的低点(包括公共汽车和房车),到2025年需求预计将达到约54.3万辆。尽管不是主要推动因素,但从加利福尼亚州开始的卡车行业能源转型,以及其他采取类似措施的十几个州,预计将在2023年及以后支持需求量的增长。除了预期的新产品更新外,老牌车企和初创车企都在继续推出现有卡车车型“更清洁”的版本,例如福莱纳eCascadia和日野XL8系列,更不用说帕卡旗下符合零排放标准的Kenworth和Peterbilt纯电动卡车车型。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不同车辆级别的市场趋势存在一些明显的变化:
- 4级卡车在2022年初之前很受欢迎,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最后一英里配送这样的轻型货运服务。福特4级 Econoline Cutaway占据了该细分市场近三分之二的份额,未来可能面临来自初创车企的激烈竞争。
- 5级卡车虽然面临供应链问题,但预计在疫情后将迎来需求增长,例如在公共部门采购方面。
- 6级卡车凭借其燃油效率和多商业用途日益受到关注。然而,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的疲软导致6级卡车注册量下滑。
- 与6级卡车相比,7级卡车的许可要求和成本更高,除了近期汽车制造商对此类卡车偏好以及支撑这一细分市场的客户外,7级卡车的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 在供应链瓶颈的影响下,汽车制造商继续专注于8级卡车,该类卡车在2022年表现强劲。我们预计牵引卡车的注册量今年将保持平稳,然后在2024年出现下滑,从2025年开始再次温和上升。
- 尽管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公共汽车和房车的需求预计在今年会显著增长,并在校车购买反弹的支撑下,在2024年保持相似水平。2025年,房车和其他类型的公共汽车有望带来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无论车重级别如何,更严格的环境合规性将是所有车辆类型需求和生产的关键驱动因素。即将出台的法规,特别是美国环境保护署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正在迫使传统汽车制造商重新评估其制造和投资战略,并促使从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快速转变。
这些法规,再加上加州等州通过《先进清洁车队条例》继续推动更积极的脱碳努力,正在成为动力系统技术转型的关键推动因素。不过,向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转变仍然受到成本、基础设施和可用性方面的限制。这表明,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中期之内仍将把电池驱动的电气化将作为首选战略,尽管纯电动卡车的充电网络也仍待建设。
特斯拉和尼古拉等颠覆性品牌将加速这一转变,并有助于巩固美国作为该地区卡车生产中心的地位。在传统卡车品牌方面,尽管存在供应链和劳动力问题,但到2022年底,北美地区4-8级卡车的产量达到甚至略高于2019年的平均产量。虽然部分生产目标仍未实现,但库存尚在继续重建,为以后的潜在增长奠定了基础。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全球卡车研究执行董事Andrej Divis表示:“约占市场一半的4-7级卡车的库存数据仍低于长期平均水平,这也是我们认为产量有上升潜力的原因之一。”
总体而言,由于与前两个季度相比,经济衰退的风险降低,再加上消费者活动显示出惊人的弹性,目前的需求仍然较为强劲。虽然产量仍受到供应链和劳动力问题的限制,但我们预计产量将在短期内保持增长,然后在2024年趋于平稳甚至下降。
作者:S&P Global Mobility
Stellantis更新其半导体战略
2023年7月25日
Stellantis日前介绍了其采取“多元化战略来管理和确保关键微芯片的长期供应”的背景信息,并宣布到2030年签署价值100亿欧元的直接采购协议。该战略有多个关键要素,包括建立一个半导体数据库,以提高半导体供需的透明度;系统性风险评估,以避免和积极处理遗留零部件;长期芯片层面需求预测,旨在帮助支持与芯片制造商和硅晶圆代工厂达成协议;使用“绿色清单”来减少芯片多样性,并在短缺情况下确保Stellantis拥有芯片分配的控制权;并从芯片制造商处购买关键组件,以确保芯片供应的长期安全。Stellantis表示,已经开始与英飞凌、恩智浦半导体、安森美和高通等公司进行合作。此外,Stellantis也正在与aiMotive和SiliconAuto合作,以开发未来自己的差异化半导体。价值100亿欧元的直接协议涵盖了多宽关键微芯片,包括碳化硅(SiC MOSFET)、微控制器单元(MCU)和系统芯片(SoC)。除了Stellantis发布的新闻声明之外,Joachim Kahmann还接受了《汽车新闻》的采访,并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Kahmann表示,由于车辆软件功能不断增加,芯片供应严重紧张的情况有可能再次出现。过去几年半导体的多样性意味着Stellantis“将到处遇到问题,一旦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此次宣布的采购协议和整体战略旨在帮助解决这一问题。Kahmann还指出,由于电动汽车需要更复杂的芯片并且采用通用平台打造,因此任何芯片短缺可能影响的不只是我们一两家工厂,而可能影响五家、六家或七家工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半导体供应情况有所改善,但供应紧张和需求低迷的情况仍然存在,正如Stellantis所指出的那样,汽车需求的增长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潜在需求增长将带来风险。各家汽车制造商不仅在寻求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同时也在为更加复杂的未来做好准备。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品牌高合汽车推出第三款车型
2023年7月25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旗下电动汽车品牌高合汽车日前推出了第三款车型—高合HiPhi Y。高合HiPhi Y是一款电动跨界车型,车长为4,938毫米。该车型在中国有后驱(RWD)和四驱(AWD)两个版本可供选择。搭载单电机的后驱基础款车型的最大功率输出为247千瓦,搭载双电机的四驱顶配车型最大输出功率371千瓦。长续航版车型配备一块容量为115千瓦时的电池,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续航里程可达810公里。标准续航版车型配备一块容量为76.6千瓦时的电池,续航里程为560公里。作为一款高性能电动汽车,高合HiPhi Y标配后轮转向和免触智能展翼门。高合HiPhi Y的座舱配备了三块显示屏,一块12.3英寸仪表盘显示屏,一个17英寸中控显示屏和一个15英寸高清副驾屏。此外,该车还标配抬头显示屏和一个9.2英寸流媒体后视镜。高合HiPhi Y还配备了一套Meridian英国之宝音响系统,在车内至多可搭载25个扬声器(其中包括专为主驾设置的两个扬声器)。音响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820瓦,系统支持7.1.4环绕声。高合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欧洲开启高合HiPhi Y的预订,并从2024年开始交付。在中国,搭载76.6千瓦时电池组的高合HiPhi Y起售价为33.9万元人民币(约合46,969美元)。长续航版的起售价为39.9万元人民币。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高合HiPhi Y的推出,高合汽车终于在30万至40万元区间拥有了一款可以与蔚来汽车和极氪汽车等车企竞争的高端纯电动汽车(BEV)。为了让高合HiPhi Y的起售价更接近蔚来ES6,高合汽车在该车型的两个基础款中均使用了磷酸铁锂(LFP)电池。价格较高的版本仍然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对于想要购买配置丰富的高性能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来说,高合HiPhi Y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该车标配了国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一系列功能,包括L2+级自动驾驶系统、副驾娱乐屏和主动后轮转向。华人运通目前在合资企业悦达起亚的江苏盐城工厂生产HiPhi Y、HiPhi Z和HiPhi X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在泰国推出海豚电动汽车
2023年7月18日
比亚迪和泰国当地合作伙伴RêVER Automotive日前在泰国推出了海豚电动汽车(EV)。据盖世汽车报道,海豚电动汽车有两款车型:其中标准续航版售价699,999泰铢(约合19,920美元)和长续航版售价859,999泰铢。标准续航版搭载一台单电机,并匹配容量为44.9千瓦时的刀片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为94马力,峰值扭矩为180牛米。标准续航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3秒,在NEDC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为410千米。长续航版匹配容量为60.48千瓦时的刀片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为204马力,峰值扭矩为310牛米。长续航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只需7.1秒,在NEDC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为490千米。比亚迪泰国总经理柯育滨在谈到公司的销售网络计划时表示:“为了为泰国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们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已经覆盖了泰国的大部分省份,预计到这个月,泰国比亚迪门店总数将达到60家。”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还在泰国市场销售Atto 3运动型多用途车,该纯电动车型于2022年11月推出。2023年3月,比亚迪在泰国举行了首座汽车制造工厂的奠基仪式。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数据显示,比亚迪将于2024年在其位于泰国的新工厂开始生产海豚车型,比亚迪Atto 3、宋Plus和唐等车型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我们预计该汽车制造商2024年在泰国的总产量将达到约10,250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长安汽车与腾讯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扩大合作
2023年7月18日
据PanDaily报道,长安汽车正扩大其与腾讯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两家公司将在智能座舱、导航和地图、自动驾驶汽车(AV)以及海外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7年以来,长安汽车和腾讯在跨界合作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长安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智能互动和智能互联三个领域的研发,以提供智能驾驶体验。2020年,长安汽车推出了一个L3级自动驾驶系统。同年,长安汽车投资10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启动其L4级自动驾驶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建成,设计年产能为50万套L1级至L4级智能驾驶产品。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未来十年,南非卡车组装业的地位将受到挑战
2023年7月17日
面对持续的供应链限制、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一直持续到2023年的结构性挑战,南非中重型商用车市场(车辆总重[GVW] >6吨)仍然具有弹性。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预测,2022年,南非组装的卡车为非洲大陆的卡车产量贡献了超过2.4万辆,较2021年同比增长15%,足以使该国跻身全球前20大中重型商用车组装国之列。
尽管有2022年的业绩稳定增长,但南非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包括南非在内的54个非洲国家签署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预计将吸引非洲其他国家加入本地卡车组装。南非需要紧急解决其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以保持其领先地位;否则,非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将从其疲软态势中获利,并接手当前预期的卡车组装量。在非洲各国有利的汽车政策和法规的帮助下,欧洲和亚洲的卡车制造商可能会将组装计划转向埃及和肯尼亚。
Source: Getty Images
在采取措施建立单一和“零关税”市场的同时,针对汽车行业的统一“原产地规则”也正在最终确定。汽车工业、运输和物流部门具有满足当地卡车生产需求的能力,这些部门被认为是影响卡车组装的关键部门。随着非洲国家间贸易的扩大,这些发展将有利于非洲大陆的卡车组装业,特别是因为非洲内部的大多数出口都是通过公路货运运输的。
预计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商业公路货运量也会进一步增加。世界经济论坛已经预测到,到2023年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带来每年近200万辆卡车的需求。这将为卡车制造商创造扩大全散件组装并将业务扩展到加纳等其他非洲国家的潜在机会。
在疫情期间,南非的卡车销量和组装量处于较低水平。如今,这导致了疫情时期的需求被抑制,或者当前运输部门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至少在短期内,卡车组装的前景仍然看好。这是在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电力短缺、利率上升和燃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发生的。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分析师预计,三大卡车制造商——五十铃、戴姆勒卡车和Traton——2023年将在南非各自组装超过4,000辆卡车,总计组装量超过25,000辆。南非的主要组装中心位于东开普省、豪登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
在非洲大陆,紧随南非之后的卡车组装国是埃及和肯尼亚。2023年,埃及的卡车年产量将会保持在5,000辆以下。肯尼亚政府在2022年批准了限制二手卡车进口的规定,从而在某些情况下限制了本地组装新卡车的替代品。肯尼亚政府计划,在目前预测产量(4,000至5,000辆卡车)的基础上,将本地组装卡车的年产量增加到1万辆以上。这个产量不仅满足肯尼亚本地的需求,还将用于自由贸易区内的出口。
除了南非、埃及和肯尼亚外,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还提供了针对其他几个非洲国家卡车组装的洞见和预测。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中东/非洲中重型商用车预测,南非卡车组装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动态转变。供应链的改善和废旧卡车的持续置换将继续在支持南非卡车组装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该国解决其产业结构性挑战的过程中。然而,持续的电力供应短缺、不断上升的利率和经济低增长可能会对此产生制约。尽管如此,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分析师预计在剩余的预测期内,南非卡车组装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30年将达到3.3万辆。
作者:Menzi Nkonyane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Automotive Insights, S&P Global Mobility
巴西商用卡车车队能否实现电动化?
2023年7月17日
随着全国重型商用卡车保有量达到220万辆,巴西正面临国际压力,要求其在道路上使用更环保的车辆。但其面临的基础设施和成本障碍非常巨大。
在巴西,采用联运方式的运输较为有限,卡车单趟运输的平均行程超过2,000公里。再加上巴西商用卡车车队的平均车龄已达12年,以及经济实惠的替代车型选择缺乏,巴西正面临着卡车排放达标方面的难题。巴西的卡车保有量达到220万辆,农业、电子商务和建筑业的车队现代化,将有助于降低巴西卡车车队的平均车龄。
然而,虽然新卡车在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方面有排放限制,但在卡车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中,除了少数卡车应用领域有相关规定外,并没有其他控制措施。巴西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自己的排放控制计划Proconve。从那时起,该计划逐步提高了巴西的排放控制标准。最新的Proconve 8排放标准于2023年1月推出,与欧六标准类似,该标准将在未来十年内大幅减少污染排放。
但这还不够。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是车队电气化,但基础设施和经济可负担能力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对此造成阻碍。
Source: Getty Images
巴西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刺激有限,只有那些推出环保政策的大型企业才会选择采用电动卡车。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最新的商用动力系统预测,中期内电动或替代动力卡车的使用率很低,仅占车辆总数的不到1%。
巴西以公路为主、依赖柴油的基础设施限制了电动卡车使用,只局限于短途运输和城市运输。阻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不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高昂的车辆价格(电动卡车价格几乎是柴油卡车的四倍)、较长的充电时间以及糟糕的公路网(巴西只有12%的公路铺有路面)。
因此,尽管巴西的电动和天然气中重型卡车的总产量在未来十年内会增加——从2022年的850辆增加到2030年的1,450辆——但这几乎不足以对220万辆卡车保有量产生影响。
因此,巴西卡车运输业的电气化转型在当前这个十年里只会迈出一小步。在设想更大规模的产量增长之前,需要克服诸如基础设施、缺乏补贴以及决策者对创新技术的接受度等方面的障碍。如果没有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运营环境,南美在卡车电气化和减少排放方面将继续落后于其他地区。
在此之前,巴西的许多努力都集中在限制现有商用卡车园地对环境的影响。碳市场是政府建立激励机制和推动生态项目融资的机会之一。
与此同时,虽然卡车制造商已经为客户提供了替代动力卡车,但基础设施仍然是一个挑战。天然气卡车一直是一个受欢迎的解决方案,但其有限的分销网络是其扩张的巨大障碍。
随着排放限制的日益严格,关于最佳替代燃料的讨论又重新浮出水面。2018年,巴西能源部长提出了改变国内能源结构的措施,以支持包括运输在内的行业使用天然气。自那以后,基础设施和天然气勘探方面的投资有所增加。此外,一些卡车制造商已经推出了使用天然气或绿色柴油(非化石柴油)动力系统的环保产品。
在中期来看,情况还远非静止不变。在将更多环保车辆引入巴西道路方面,使用替代电子燃料已被证明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最受欢迎的选择有:
绿色柴油
- 加氢处理植物油(HVO)
- 混合R5柴油(95%柴油,5%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
- 天然气
- 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
- 甲烷
- 生物甲烷
在天然气方面,与传统柴油相比,较低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降低10%)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卖点,但其有限的供应(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即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州)则是一个负面因素。
新天然气项目已经在巴西北部/东北部地区启动,但规模仍然较小。甲烷或生物甲烷已经成为农业工业的一个解决方案。农业是巴西和阿根廷重型卡车需求的最大推动因素。农业工业的强劲收益有助于农业工业的其他细分市场也将迎来投资:从农业技术(专注于解决农田问题的初创企业)到全新运输方式(增加铁路和水运的使用)。
相比之下,柴油的配送和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这为绿色柴油的普及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的确,实现环保交通的解决方案超出了燃料本身。通过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更加合理地利用交通资源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社会福祉。在控制排放的同时,交通结构的变革必须成为优先考虑的事项。政府可以创造激励措施,推动整合的倡议。已经看到了一些措施,比如BR do Mar计划,用于鼓励巴西沿海近海运输,以及改变国家能源结构的标志性举措,这将推动天然气在工业和交通领域的使用。
巴西向清洁交通的转型之路将分两个阶段:首先将从柴油转向绿色柴油/天然气。其次,希望向电动转型。但在此之前,许多前提必须先得到落实。
作者:Thiago Costa South America Truck Market Analyst, Automotive Insights, S&P Global Mobility
大众与合资伙伴宣布对开迈斯追加投资,以加速扩大在中国的充电网络布局
2023年7月11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计划向充电合资企业开迈斯新能源科技公司追加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以加速扩大在中国的充电网络布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开迈斯正与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在京津冀地区开展有序充电试点项目,探索更可持续的充电解决方案,并降低客户的充电成本。根据大众的说法,有序充电是一个平衡高峰和非高峰充电需求的充电策略,旨在保持电网的稳定。作为有序充电项目的一部分,将利用智能遥控技术根据电网负荷调节的要求控制充电墙盒功率。两家公司表示,这将有助于通过实施“填谷”和“削峰”等策略来平衡电力供需,助力维持电网稳定,这有助于客户为可持续电网做出贡献,同时节省充电成本。该项目计划在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进行,计划在京津冀地区邀请2,400名电动汽车用户参与。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开迈斯是由一汽集团、大众汽车(中国)、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和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万帮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旗下品牌星星充电在中国运营着广泛的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随着大众集团和一汽大众向开迈斯追加投资,大众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将从该合资企业不断扩大的充电网络中受益。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开迈斯推出了480千瓦直流快速充电桩,该充电桩可支持大众400伏平台车型和800伏平台车型的快速充电,包括奥迪e-tro GT和保时捷Taycan。截至2023年6月,该充电合资企业已建立1,250座公共充电站和10,950个充电终端,覆盖全国180座城市,服务超过200万注册用户。到2025年,开迈斯计划在全国设置17,000个快速充电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tellantis宣布投资Mirafiori工厂,并与澳大利亚矿企签署股权及电池材料承购协议
2023年7月11日
Stellantis日前宣布将对其位于意大利都灵的Mirafiori工厂进行投资,将其打造成一个所谓的“绿色园区”。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其投资将用于改造现有工厂,保持工厂内历史建筑的和谐统一;使之成为“节能环保,并通过持续教育为员工提供卓越的体验。”声明指出,将在建筑中集成太阳能板;采用超低能耗通风技术;重复利用材料;确保环境效率、弹性且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选择;并提供充足的绿化空间,有助于调节温度和员工健康。该公司补充道,此次工厂转型升级将支持其“对社会及环境责任的承诺”。这包括展示未来工作场所的环保责任以及适应新的混合工作模式;有助降低Stellantis的碳足迹;并通过教育支持对Stellantis运营的社区产生积极影响。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Mirafiori工厂将获得数亿欧元的投资,并且还计划今后在其他地方进行类似的投资。另外,Stellantis宣布已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Kuniko签署了一项电池材料承购协议,该协议与其在挪威的一个项目有关。根据一份声明,该协议将确保Stellantis获得Kuniko硫酸镍和硫酸钴项目未来9年产量的35%。此外,Stellantis已同意花费500万欧元购买Kuniko公司19.99%的股权,并有权提名一名董事进入Kuniko董事会。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该计划第一阶段的一部分,Mirafiori将成为受益于投资以成为“绿色校园”的第三个设施;位于法国普瓦西(Poissy)和德国吕塞尔斯海姆(Rüsselsheim)的设施已经宣布将进行相似的改造。除了采取措施减少该场地的碳足迹并提高能源效率,包括Corso Agnelli上的历史办公楼,还将更加灵活地支持远程工作。这是支持Stellantis变革的该场地的最新投资。这包括计划启动循环经济中心;计划与邦奇动力合作研发电动变速箱总成;以及对电池技术中心的投资。至于与Kuniko的交易,这是Stellantis达成的最新协议,希望通过股权投资来确保其从新矿业项目中获得电池材料。其他协议包括与澳大利亚Element 25达成的电池级高纯度硫酸锰协议、与麦克尤恩铜业公司达成的阿根廷铜矿协议、与Alliance Nickel达成的供货协议,以及最近通过一家在伦敦上市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收购两座巴西矿山的协议。股权收购的资金将用于推进Kuniko在挪威既有土地和未开发土地的金属勘探项目,包括寻找潜在的镍矿、钴矿和铜矿。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长城汽车在中国推出坦克50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023年7月4日
长城汽车坦克500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日前已在中国上市,该车型搭载了这家汽车制造商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这款车型只有一款配置,售价为人民币33.5万元(约合46,481美元)。作为首款搭载长城汽车Hi4-T插电式混动系统的坦克车型,坦克500 Hi4-T配备一台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85千瓦,峰值扭矩为380牛·米。该混动系统综合功率可达300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6.9秒。坦克500 Hi4-T配备了一块容量为37.1千瓦时的电池,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WLTC)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该新车型还具有双向充电功能,可以3.5千瓦的放电功率为外部设备供电。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计划在其多个品牌的车型系列中搭载其Hi4系统。哈弗品牌已经在2023年推出了首款搭载这一全新插混系统的SUV枭龙Max。得益于Hi4系统,枭龙Max这样的车型可提供四轮驱动标配,而相似价格区间的2023款比亚迪宋Pro DM-i车型仅提供前轮驱动配置。对于坦克品牌而言,Hi4系统已适用于其SUV车型。除了全新插电式混动系统外,坦克500 SUV还将继续搭载3.0升涡轮增压V6发动机。尺寸较小的坦克300 SUV也将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插混版本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与中国油气生产商中海油合作,扩大在中国的换电网络
2023年7月4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于2023年6月27日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中海油(CNOOC)旗下子公司签订了一项框架协议,旨在扩大蔚来汽车在中国的换电网络。蔚来汽车在广东惠州的首座换电站也在同一天正式启用。蔚来惠州换电站是这两家公司合作下共同建造的第一座换电站。该换电站紧邻中海油加油站,同时还配备了4个500千瓦的蔚来超充桩。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截至6月25日,蔚来汽车已在中国部署了1,500多座换电站,其中400多座位于高速公路沿线。根据其计划,公司的目标是到2023年底将换电站网络规模扩大到2,300座,这将显著提升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换电站密度。除了与中海油合作外,蔚来汽车还与中国最大的两家石油生产商中石油和中石化建立合作关系,以加快其换电站的部署。其中许多换电站还为客户提供直流快充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宣布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
2023年6月27日
6月21日,中国宣布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一份声明,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底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免征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约合4,168美元);对在2026年至2027年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符合购置税减免政策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2024年至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该声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市场数据,1月至5月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27%。今年1月至5月,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量的28%,表明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十分强劲。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2022年全年享受免征购置税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总计约568.1万辆,免税总额合计879亿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捷豹路虎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供应链管理
2023年6月27日
捷豹路虎日前宣布将与供应链管理和风险分析公司Everstream Analytics合作,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提醒该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全球供应问题。该汽车制造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嵌入捷豹路虎的供应链管理中,并将能够实时监测供应链。该技术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分析、机器学习和人类直觉的组合运用来分析数据,在全球地图上绘制有关自然灾害、罢工、数据泄露和出口问题等新发生的事件,提醒捷豹路虎注意其供应链可能受到的任何潜在影响。”该声明同时表示这将使得捷豹路虎能够采取措施“避免任何可能影响生产并增加成本的工业中断。”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过去几年中,捷豹路虎遭遇的供应链问题导致其产量大幅缩减并限制了其向客户供应汽车的能力。这导致其订单明显积压,根据捷豹路虎在最近投资者日上展示的幻灯片,目前其订单量约为20万辆,其中76%是新一代Range Rover、Range Rover Sport和Defender等车型。捷豹路虎表示,引入Everstream的技术是其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建立先进数字化供应生态系统,实现端到端的可见性和安全性。”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它已从Everstream提供的信息中获益,捷豹路虎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以避免全球货运港口的中断,从而支持向客户交付车辆。”S&P Global Mobility目前预测,2023年,捷豹路虎的全球销量将达到39万辆,同比增长18.5%,不过这一数字仍然低于2020年和2021年。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发表对纯电动卡车生产的见解,并表示将开放超充网络
2023年6月20日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日前在一次能源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表示,特斯拉在2024年底之前不会扩大纯电动卡车的生产规模,并称开放超充网络“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据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报道,马斯克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6月13日举办的爱迪生电气协会会议上表示,其纯电动卡车之所以要到2024年底才会实现“更高的产量”,主要是因为电池供应受限。不过,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并未给出更高产量的具体数字。马斯克还要求能源供应商增加发电投资,他表示计划中电动汽车的增加将使2045年的电力需求较目前增加两倍。据报道,马斯克表示:“未来不像过去。未来的电力需求将大幅增长,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跟上需求增长。”在谈到向竞争对手开放特斯拉的超充网络时,马斯克表示,这个决定“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是否明智还有待观察。”特斯拉的超充网络目前仍是其专有技术,它会给电动汽车销售带来一定竞争优势,因为目前只有特斯拉的汽车才能访问美国的超充网络。允许其他品牌的汽车访问其充电网络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特斯拉的优势地位。马斯克表示,开放其超充网络实际上可能会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从一开始,特斯拉的目的就是加速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到来。”在欧洲,特斯拉使用的是CCS-2(联合充电系统)规格的充电桩,并已开放了大部分充电网络。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特斯拉在2022年底交付了首批纯电动卡车,这比最初预期的时间晚了四年。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注册数据,2023年有20辆特斯拉纯电动卡车注册,2022年最后一个月注册量有17辆。尽管这款卡车对特斯拉来说很重要,但它需要的电池数量比特斯拉的其他电动汽车更多,因此特斯拉一直专注于Model 3和Model Y的生产。今年1月,特斯拉宣布了其制造投资计划,其中包括投资支持其内华达州工厂提高纯电动卡车产量,以及增加电池生产,但并未明确将何时进行投资。关于开放超充网络方面,福特和通用汽车最近宣布了从2025年开始为其电动汽车配备符合特斯拉北美充电标准(NACS)的充电器,并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为配备CCS充电器的电动汽车车主提供CCS到NACS适配器。此外,其他充电公司也正计划在其充电站中添加NACS充电连接器。理想情况下,应该在全国层面发布一个统一的充电站连接器和充电协议的标准,但各地充电基础设施的进展不平衡。其他汽车制造商和充电公司近期对NACS充电连接器的关注,意味着未来特斯拉将不再拥有强大的充电网络优势,并且充电桩仅供其电动汽车车主使用在操作上也相对容易。不过,其他充电公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部署足够的NACS充电桩与特斯拉目前的充电站数量相匹配。随着公司建造非特斯拉充电网络的进度放缓,特斯拉有机会通过将其超级充电站开放给更多的电动车主使用来增加其收入。俄罗斯副总理表示,汽车市场到2030年可能会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3年6月20日
据俄罗斯塔斯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工业和贸易部长Denis Manturov日前表示,预计到2030年,俄罗斯轻型汽车行业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Manturov表示:“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将按照2022年底批准的《2035年前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发展。根据该战略的目标,到2030年,俄罗斯汽车市场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到目前为止,这些数字都是最新更新。”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Manturov的预测似乎相当大胆;他并未提出要恢复到俄乌冲突前的水平,而是直接提出将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俄罗斯政府正在努力弥补俄乌冲突后外国汽车制造商大规模撤离所失去的汽车产量和供应,并已经与渴望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资企业或打算成立合资企业,以填补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所留下的市场空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淮汽车与莫斯科政府的合作,双方将在江淮汽车S3小型跨界车的基础上,在前雷诺俄罗斯工厂合作生产苏联时代的莫斯科维奇品牌汽车;另外还有一个伏尔加汽车牵头的项目,将与一家尚未公布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在圣彼得堡前日产工厂重新启动汽车生产。目前,S&P Global Mobility预测2030年俄罗斯轻型汽车产量为111万辆,而2019年疫情前这一数字为175万辆。
Stellantis与Galloo将探索汽车回收方面的合作
2023年6月13日
合资企业的服务预计将于2023年底推出,最初业务重点布局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
根据6月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Stellantis和金属回收商Galloo日前宣布,双方已经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探讨共同组建一家专注于报废车辆(ELV)回收的合资企业。
Stellantis与Galloo成立的合资企业将与选定的授权处理厂合作,从最后一任车主那里收集报废车辆,使零件能够回收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这项服务预计将于2023年底推出,最初业务重点布局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新闻稿补充说,该合资企业也将为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
Stellantis全球循环经济高级副总裁Alison Jones表示:“让客户更容易回收报废车辆是减少车辆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通过将零部件和材料返回价值链可以保护稀缺资源,并有助于我们在2038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Stellantis表示,回收是其“4R”循环经济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与2021年相比,到2030年,报废车辆回收计划将使其回收收入增长10倍,零部件收入增长4倍。报废车辆回收计划还将支持Stellantis到2030年新车中使用40%绿色材料的目标。
Galloo首席执行官Rik Debaere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在最初与标致和雪铁龙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与Stellantis达成了新的合作,我们将继续引领负责任且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将报废车辆回收利用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
作者:Nishant Parekh News and Insight Lead
GAZ集团正寻找新的汽车制造合作伙伴
2023年6月13日
据WPS通讯社报道,GAZ集团正寻找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商来取代大众汽车集团作为其下诺夫哥罗德工厂的制造合作伙伴。据俄罗斯副总理Denis Manturov称,目前有四家潜在的竞争者。Manturov还表示,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会像此前与大众合作那样,即一方拥有所有知识产权,并以工业合资企业(JV)的形式开展组装业务。相反,此次合作将是一个全面联合生产安排的共享项目。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Manturov希望GAZ集团的全新组装合作伙伴是一家俄罗斯车企,但并没有很多选项可供选择;伏尔加汽车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选择。他还建议此前已停产的伏尔加品牌可以重新恢复生产,但对于如何实现以及GAZ集团将与哪家车企进行合作的细节并未透露很多。这种缺乏细节的情况,在许多尚未决议的俄罗斯汽车组装业务中十分常见。
阿维托托尔与北汽签署组装协议
2023年6月6日
意义:俄罗斯汽车组装代工阿维托托尔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未来将在汽车制造方面进行合作。
展望:鉴于俄罗斯目前缺乏乘用车制造能力,两家公司将在战略研发领域开展合作,计划以北汽车型为基础生产乘用车。
Source: Getty Images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总部位于加里宁格勒的俄罗斯汽车组装商阿维托托尔已与中国北汽集团签署一份关于未来战略发展计划的协议。两家公司制定了联合工程技术团队的发展路线图,以及中国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交换技术信息并引入最新的汽车生产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加里宁格勒生产的条件。两家公司确认将制定计划推动这些领域的本地化。
阿维托托尔和北汽的工程师已经开始实施一项此前获批的计划,为在加里宁格勒工厂组装的一些车型过渡到完整的生产过程做好技术准备,包括焊接、喷漆和组装。今年4月,阿维托托尔已经开始组装两款北汽车型;五座版X35跨界车,以及搭载1.5升发动机的U5 plus轿车。这两款车型计划在第二季度上市销售。另外五款北汽车型预计将在随后进入俄罗斯市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俄乌冲突爆发后,外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撤离,俄罗斯政府正鼓励恢复当地汽车工业,并变得更加独立。阿维托托尔曾为现代、起亚和宝马组装汽车,但这些代工合同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几乎立即终止。这些合同随着外国汽车制造商全面撤出俄罗斯市场而终止,无论是作为汽车销售商还是制造商,许多汽车制造商基本上选择将其昂贵的基础生产设施(如完整的装配厂)以象征性的价格赠送给当地企业。例如,雷诺集团实际上以象征性的1卢布的价格转让了其在伏尔加汽车的控股权。现代汽车已经关闭了其在圣彼得堡的工厂,丰田和大众汽车也放弃了自己的工厂,不过大众至少还成功地以1.25亿欧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俄罗斯的资产。由于俄乌冲突,阿维托托尔的另一家代工制造商Sollers失去了为福特代工组装Transit货车的合同以及生产马自达乘用车的合同,因此Sollers也一直在寻求扩大业务。该公司关闭了其位于鞑靼斯坦的工厂,转而专注于位于叶拉布加的前Transit工厂。该公司正在以自己的品牌打造一款全新轻型商用车(LCV)Sollers Atlant货车(车重为2.5-4.2吨)并基于江淮汽车的车型打造Sollers Argo凸头卡车(车重为2.5-3.5吨)。该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兼共同所有人Zoya Kaika表示,新车型阵容预计将“给公司的财务业绩做出非常重大的贡献”。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其目标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每年销售3万辆自主品牌轻型商用车,到2028年将年销量增加到5万辆。这一努力是俄罗斯政府试图重振其国内汽车产业的措施之一,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随后实施的制裁,除了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和联盟之外,俄罗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实际上是被孤立的。S&P Global Mobility预测,2023年至2025年期间,Sollers将生产约5,000辆自主品牌小型货车。俄罗斯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旨在使该国的汽车工业变得更加独立。
吉利正就进入泰国电动汽车市场进行谈判
2023年6月6日
据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吉利正计划进军泰国电动汽车(EV)市场,目前处于早期谈判阶段。该公司可能会考虑在当地制造和进口汽车,并评估在该国推出雷达品牌的入门级电动汽车和皮卡。据泰国投资委员会(BOI)秘书长Narit Therdsteerasukdi称,该委员会在4月份进行的中国路演期间,与吉利、比亚迪、重庆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和江铃汽车等五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行了会谈。“这些车企都对泰国发展区域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和电动汽车集成供应链的政策表达了浓厚的兴趣,”Narit补充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东盟地区重要的车辆制造和出口基地,泰国近年来成功吸引了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投资。随着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上升,上汽旗下的名爵汽车、长城汽车以及最近的比亚迪、哪吒汽车和长安汽车等品牌均宣布了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今年4月,长安汽车表示将在泰国新建一座电动汽车工厂,比亚迪和哪吒汽车则为其电动汽车制造厂举行了奠基仪式。本月早些时候,上汽集团(SAIC)和泰国正大集团的合资企业上汽正大举行了新能源产业园的奠基仪式。如果报道中提到的初步谈判顺利进行,比亚迪还将受益于泰国政府最近通过的额外激励措施,即对某些车辆零部件免除进口关税,以促进电动汽车本土化生产。泰国政府在2021年制定了一项名为30@30的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占车辆总产量的30%。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替代动力系统数据,到2026年,该国电动汽车的年产量将从2023年预估的4,524辆增加到245,619辆左右。
拉达将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在圣彼得堡组装车辆
2023年6月6日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伏尔加汽车日前宣布,计划在圣彼得堡的一家工厂与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联合生产。此次进行联合生产的工厂是前日产工厂。伏尔加汽车首席执行官Maxim Sokolov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我们将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在拉达圣彼得堡工厂(前日产工厂)启动一条汽车装配线。具体与哪家中国车企合作将在稍后揭晓。”
Source: Getty Images
福特Model e开发软件平台,利用网联车辆数据助力车辆开发
2023年5月30日
意义:在5月22日举行的福特资本市场日活动上,福特Model e首席先进产品开发和技术官Doug Field详细介绍了公司如何利用网联车辆数据来更好地制定产品开发决策,以及全新软件平台对于福特未来产品供应掌控力的重要性。
展望:Field介绍了福特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根本性转变。他表示,从改款前的现款福特Escape推出以来,福特就一直坚持这一路线,当时仅公开了Bronco Sport的轮廓设计,并通过野马Mach-E EV的开发在技术和软件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进。Field的演讲为公司的期望和指导福特下一阶段开发的流程提供了清晰的窗口。这种做法并不一定会让福特在汽车行业变得独树一帜,但Field表示,它将有助于公司继承其传统。
福特全新Model e业务展示了该公司如何利用网联车辆数据在产品开发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正在开发的全新软件平台对于福特未来产品供应掌控力的重要性。
福特Model e部门负责其电动汽车和软件平台的研发,并通过网联车辆数据的使用来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开发用于产品制造的新工业系统。在5月22日的福特资本市场日活动上,福特Model e首席先进产品开发和技术官Doug Field主持了一场分组会议,深入讨论了福特对其计划推出的全新软件平台的期望。他还介绍了公司的网联车辆数据水平和基于软件的思维如何在福特当前的产品阵容中取得成功。福特计划于2025年在其第二代电动汽车上首次搭载全新软件平台。公司表示,该平台将能够支持L3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但该系统的推出时间“不会早于2026年”。
Model e的全新软件平台
Field谈到了全新软件平台的开发情况,以及为什么向软件业务转型对于公司推进“福特+”战略至关重要的原因。Field表示,福特将软件植入汽车的能力对公司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变革,这对于该汽车制造商的灵活性以及快速适应不断变化需求的能力非常重要。软件开发比实物产品开发快得多,因为不需要工具或工厂来部署。然而,Field指出,编写软件也存在诸多困难,与实物产品开发相比,需要不同的才能和专注力。Field表示,我们需要认识到,与传统产品开发相比,“软件开发是一门手艺活,拥有卓越的标准同样重要。”对于近期开发汽车而言,Field表示,福特从5年网联车辆数据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其长达120年的造车历史更加重要。
在资本市场日活动的多场会议中,福特描述了其如何迅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产品以及产品开发做出改变。公司还讨论了其收集网联车辆数据的五年历程,表示这些数据是其他汽车制造商所没有的。Farley承认其他汽车制造商会在网联车辆数据收集上迎头赶上,每一项软件驱动的新功能都很可能被商品化,并失去定价权。不过,他认为福特的领先优势已经足够强大,尤其是在福特Pro业务方面,这使得其他汽车制造商难以追赶。此外,Farley表示,持续快速的软件和功能开发将使福特不断拥有消费者愿意为之付费的新软件功能。在问答环节中,Farley表示,他可以预见,BlueCruise L2级自动驾驶功能有一天会变得普及,以至于其不再具有溢价。在那个时候,定价权可能会转到L3级自动驾驶系统或其他类型的功能上。过去,通用汽车(gm)的管理层也曾就Super Cruise和Ultra Cruise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讨论过这种潜在的变化。通用汽车预计,第一代Super Cruise总有一天会普遍存在,定价权将转移到Ultra Cruise和未来发展。
为了向基于软件的业务转变,数据平台至关重要。Field表示,福特不会为此寻找供应商。福特正在开发下一代架构,将具有更多的集中软件和高性能计算。这将把娱乐软件和自动驾驶软件分为两个模块。福特将控制实体设计和软件,并自主设计和开发其他关键模块,以获得更多控制权。Field表示,这种方法改变了汽车制造商与供应链的关系;通过控制实体部件,福特将能够控制选择,并管理成本和质量。福特的总线正在进行更新,以实现更快的以太网通信。Field表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未来”交给供应商。在这个架构基础上,福特将建立一个软件平台,并保持对关键软件的所有权。模块将置于该平台之上,在不经常变化和经常变化的元素之间切换;在这个层面上,将与更多的供应商合作,并由福特负责整合。Field表示,应用将可以快速容易地更新,就像苹果手机一样,虽然iOS系统更新很慢,但苹果的应用更新得非常频繁。
福特表示,这种改变将使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功能更易控制且更快变化,最终将福特推向L3级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让驾驶员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无需观察路面。Field表示,当福特升级其BlueCruise L2级系统以便能自动变道时,公司进行了五次不同的软件更新,才使所有必要的组件升级至最新。为了做出这些改变,福特需要更新七个模块,其中有五个模块的软件是由一组供应商编写和控制,福特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整合。新软件架构的愿景是相反的;它使福特控制核心元素和大多数模块。虽然供应商仍将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他们将为福特的操作系统(OS)工作,而不是由福特整合他们的软件。Field表示,这将导致软件的“深层”变动减少,比硬件更稳定。硬件将比其支持的基础嵌入式操作系统更频繁地更换。
福特计划在横向级别开发软件,而不是基于车辆项目的垂直级别。软件开发时将关注以下四个领域:连接、生产力、安全与保障以及自主性,各个车辆生产线将整合基础软件。通过这种方法,除了成本和质量问题外,公司还有另一个降低复杂性的原因,包括燃油车和混动业务的福特蓝色部门已经提出将其作为一个关键目标。关于这一过程将如何应用于福特的车辆开发,福特给出了一个与屏幕和用户界面设计相关的示例。福特的目标是让所有车辆计划都能从三种屏幕布局和尺寸配置中进行选择。福特表示,每款车型的软件不必完全相同,但每款车型都必须从中选择一种。这将实现UI和UX软件的共享,并减少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因为UI不必针对不同位置的屏幕进行调整,并且在尺寸配置方面更有一致性。Field指出,在过去,一个车辆计划可能会从一系列的屏幕中进行选择,然后会根据不同的内饰设计进行布置。Field在演示中也给出了三款屏幕配置选择的预览。其中一款似乎类似与野马Mach E相似,不过中控屏和驾驶屏的布置更合理,屏幕尺寸也更大。另一款非常明显的配置与林肯最近推出的全新Nautilus相同,这也展示了Model e和蓝色部门的良好合作,因为Nautilus是福特蓝色部门的产品。
Field表示,转向基于软件的思维可能有助于福特基于客户使用数据来开发车辆,避免“为管理而设计”,实现“优化而非妥协”的目标。Field以福特F-150 Raptor R的开发为例,说明了这种思维是如何运作的。这位高管介绍,过去人们认为发动机支架需要足够柔软,以确保舒适度,但更重要的是在极端驾驶条件下的耐用性能。不过在开发这款卡车时,Field表示,团队收集了数据,研究了人们如何驾驶Raptor,温度是多少,他们处于极端驾驶条件的频率以及其他诸多因素。Field表示,将这些数据整合到Raptor R开发过程的结果是,打造出了一辆驾驶体验更好、更平稳、更安静的卡车,并且性能仍然出众,帮助公司节约了100万美元的成本。
Field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数据可以告诉公司客户实际做了什么。Field表示,这些数据有助于福特在BlueCruise 1.2中快速部署变道功能。公司的数据显示,47%的BlueCruise脱离是由于驾驶员启动了转向指示灯并变道。Field表示,在新版本的BlueCruise中,转向指示灯脱离率下降了25%,这意味着更多消费者使用该功能的时间更长。高管们表示,基于类似的反馈,BlueCruise还会有进一步重大变化。他们表示,下一次更新可能会将脱离情况减少85%,但拒绝透露具体时间,这一更新将在当前架构上实现。福特表示,其全新软件平台和架构将能够支持L3级自动驾驶系统,但根据Field的说法,在2025年推出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此外,Field还表示网联汽车的数据可以显示驾驶员在何时何地使用了这些功能,他建议福特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的数字广告牌上发布广告,因为BlueCruise系统支持消费者在高速公路上使用。他表示,该广告可以促使更多的福特车主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该系统,同时也将吸引其他车主的兴趣。
Field还表示,福特是唯一一家基于客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数据反馈对用户界面进行重大更新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一些公司原本预计会更频繁使用的一些特性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应用。虽然这些功能没有被删除,但福特重新组织了屏幕布局和交互,将不太常使用的功能放置后面,并将其他常用功能放在前面。这一更新已应用于野马Mach-E,并将应用于2020年推出的车型。全新用户界面将在F-150 Lightning上部署,随后是F-150、Explorer和Expedition/Navigator等车型。这再次印证了福特在宣布其三个新业务线Ford Blue、Model e和Pro时所说的,将共享技术、开发成果和专业知识。另一项野马Mach-E软件更新改进了续航里程估算,因为消费者反馈这一估值过于保守。此外,野马Mach-E还改进了电池预处理编程,提高了单踏板驾驶的性能和感受。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Field介绍了福特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根本性转变。他表示,至少从改款前的现款福特Escape推出以来,福特就一直坚持这一路线,当时仅公开了Bronco Sport的轮廓设计,并通过野马Mach-E EV的开发在技术和软件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在推出Escape时,福特表示已经公司转向了一项产品开发计划,旨在让车辆共享高达70%的零部件,包括平台和动力系统,而其余的30%有助于打造引起客户共鸣的差异化产品。福特野马Mach-E的开发就是一个示例,展示了福特如何为产品的开发方式做出重大改变而奠定基础。
全新软件平台和福特流程的具体变化有助于福特在这条道路上实现进一步巨大变革。福特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争先恐后地解决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变的复杂性问题。虽然福特的故事与其他车企存在细微差别,但通用、梅赛德斯-奔驰、大众、丰田和现代汽车集团也在走同样的路,包括努力开发自己的软件系统。目前,福特已经概述了其全新软件平台和电气架构的承诺和目标,但距离部署还需要数年时间。时间会告诉我们,福特领先竞争对手的程度。福特在交通运输和技术平民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的举措提供了一条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加收入的新途径,而不是成为实现这一进展的第一人。福特高管在资本市场活动日上的演讲,包括Field对软件和技术重要性的讨论,展示了福特如何利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正在研发的技术来建立自己的优势。福特的目标与其过去的发展和企业DNA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可能是成功执行与否的关键。
福特正在拥抱新的产品开发流程,其中一些流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负责开发野马Mach-E的团队。为了开发这款车型,公司组建了小型灵活的团队,他们的任务是创造一辆新车,找到新的流程,并让这些流程成为公司流程的核心。与此同时,许多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正在重新评估其核心流程,并得出了一些类似的结论。在Field的演讲中,他说未来福特每年销售的汽车数量将远不如其累计运营的汽车数量重要,因为运营车辆代表着持续的收入来源。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Elon Musk也表示,随着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出和车辆的不断改进,他相信所有特斯拉汽车都将成为升值资产。与Field关于持续收入来源价值的陈述相比,这是一个更具体、更宏大的愿景,但这两种看法的根源相同。
Field介绍在BlueCruise中增加变道功能的决定,是数据驱动研究的结果。然而,通用汽车首先在其Super Cruise自动系统中增加了按需变道功能,然后在福特推出BlueCruise时,该系统又增加了选择和执行自动变道的功能。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的L2级+系统都提供自动变道功能。此外,现代汽车集团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变道时提供转向辅助,尽管在美国该系统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功能;但在韩国,捷恩斯G90已经具备了L3级自动驾驶系统。尽管福特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但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基本都要求具备该功能。通用汽车还宣称拥有超过5年的网联汽车数据,以及多年的安吉星数据。现代汽车集团是另一家迅速在汽车上安装车载调制解调器并使用网联汽车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的车企。福特计划推出三款基本的屏幕布局配置,这将有助于降低其车型的复杂性,并在整个车型系列中打造更加熟悉的外观。不过,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品牌早在几年前就在大多数车型上采用了同样的大型数字仪表盘和中控显示屏。现代汽车的决定有助于确保即使较低价位的车型也能相对快速地通过网联汽车提供高分辨率、高影响力的用户体验。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领克计划扩大欧洲市场份额
2023年5月30日
领克正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在欧洲的业务布局。该品牌首席执行官Alain Visse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在短期内进入挪威、奥地利、瑞士和英国等欧洲市场。”他还表示,公司也有在某个阶段进军美国市场的“野心”。除了扩大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其产品阵容,计划在2024年底之前推出领克02纯电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领克汽车,其在欧洲市场业务布局虽小但正在不断增长。领克汽车在欧洲市场不仅销售领克01插电式混动版车型,还提供每月租赁服务。领克业务覆盖的欧洲市场包括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典、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报道称,截至今年4月,领克在欧洲有20万名月度会员,而这一数字在3月份为18万名。虽然该汽车制造商尚未建立经销商网络——位于巴黎的首家经销商门店预计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开业——但其业务正在不断增长。据报道,截至4月底,公司在法国已经有2.5万名会员,而这一数字在3月份为2.1万名。领克01在欧洲的月度订阅费用为550欧元,或者也可以以44,500欧元的价格直接购买。S&P Global Mobility预测,接下来一年,领克在欧洲中西部的销量将继续提高,2023年全年销量将达到29,900辆,同比增长13.4%,随着新款纯电动汽车的推出,年销量将增长至37,800辆,在2025年达到约40,300辆的高点。不过,我们预计领克01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将在2026年结束销售,这将导致该品牌的销量下降。届时,欧洲本土化生产可能有助于减缓销量下降,Visser向路透社表示:“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而不是从中国进口汽车。”但标普全球汽车预测这种情况在2030年之前不会发生。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部门宣布全新纯电动汽车架构和战略
2023年5月23日
意义:日前,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发布了一项全新发展战略,未来将把重点放在电气化、高端市场和盈利能力上。
展望:该发展战略的核心将是一个名为VAN.EA的全新纯电动商用车架构,这是一个模块化和可扩展的汽车架构,奔驰未来所有中型和全尺寸轻型商用车都将基于该架构打造。
据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发布的一份新闻声明称,公司已制定了一项全新的企业战略,将专注于高端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盈利能力和电气化等领域。这份公告的重点是,该公司未来所有新款商用车都将基于其被称为VAN.EA的“模块化、可扩展创新架构”打造。公司表示,这将是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在纯电动商用车技术和销量方面成为全球领导者的决定性因素。该架构从零开始开发,专注于生产和车辆效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
Source: Mercedes-Benz vans
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乘用车业务一样,公司将重新聚焦于高端市场,在轻型商用车(LCV)市场方面,公司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自30年前Sprinter首次推出以来,这款车型凭借其在声誉、可靠性、质量、运营成本和保值方面的优势,创造了高端商用车的市场空间。此次对高端市场的重新关注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推动高盈利市场区域、销售渠道、产品和行业的多维度发展。公司将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兼顾商用车和私人乘用车产品。就私人乘用车产品而言,计划采用梅赛德斯-奔驰的总体豪华战略,全方位应用于产品、服务、客户互动和数字体验等。未来,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务车将进一步扩大其高端豪华产品组合,例如,即将推出的梅赛德斯-奔驰V级商用车将作为更广泛豪华乘用车的基础,提供一系列配置选择和增强设备,这将巩固这款车型作为贵宾和高端商务出行的首选。该公司还将巩固其在商用车行业的高端定位,公司认为美国市场的商用车销售以及中国市场的豪华私人乘用车销售都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公司全球销量中的60%位于欧洲,因此它将努力扩大其他主要市场的销量和份额。为此,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已经开始向这个目标努力,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8%增至2022年的16%。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Ola Källeniu表示:“我们对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战略规划非常清晰:依托技术和品牌的力量来提升我们的市场定位和盈利能力。这不仅适用于我们的豪华车业务,也适用于我们的轻型商用车战略。轻型商用车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内部一个非常成功且完全整合的业务部门,可以自主做出所有必要的决定,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轻型商用车业务还可以充分共享我们乘用车业务的技术和创新。轻型商用车业务极具吸引力,并享有独特的高端市场定位,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并与我们的豪华车业务形成互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毫无疑问,梅赛德斯-奔驰在电气化方面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其核心欧洲市场。公司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首款纯电动商用车Cito E-Cell,2020年以来推出的e-Sprinter,其最新车型的续航里程可达248英里。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在高端市场的地位意味着,其客户乐意为一款在可靠性、制造质量和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的车型支付比竞争车型更高的价格。在私人乘用车方面,考虑到公司目前在高端行政商务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利用。公司还将首次推出一款中型豪华乘用车。在全新定制VAN.EA架构的帮助下,公司也在寻找其他增长领域,其中包括快递包裹(CEP)细分市场,近年来得益于在线商务的蓬勃发展而快速增长,梅赛德斯-奔驰预计该细分市场未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6%至8%。奔驰计划首次推出基于VAN.EA架构打造的专门面向CEP市场的工厂版本。公司还将推出基于VAN.EA打造的纯电动中型和大型露营车系列,进一步扩大其车型阵容。根据S&P Global Mobility预测,尽管发布了全新的发展战略,公司未来十年的销量仍将保持在40万至42万辆的水平。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成立新的业务部门,专注于自动驾驶
2023年5月23日
公司已开始招聘专门从事自动驾驶研发工作的工程师
据路透社5月17日发布的一篇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并开始大规模招聘,以加快发展其自动驾驶业务。
在今年5月举行的投资者论坛上,当被问及比亚迪如何补齐自动驾驶和智能技术方面的短板时,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李柯表示,公司近期已经招聘了4,000-5,000名软件工程师。
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会议记录,李柯表示:“我们并不领先于其他公司,但我们将在未来两至三年内提出各种类型的创新。”目前,比亚迪在浙江大学等中国顶尖高校进行针对自动驾驶领域专业人才的招聘宣传表明,招聘工作仍在进行中。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于2022年在上海设立了智能驾驶研究部门。此前从事自动驾驶相关工作的工程师分散在公司的各个部门,新部门的成立将使比亚迪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更加集中。
比亚迪第一季度在中国销售了约51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占国内此类汽车销量的近40%。目前,比亚迪大部分汽车都配备了由博世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比亚迪的竞争对手(如特斯拉、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已经开发出了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例如,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可完全不用控制车辆。这家汽车制造商今年还与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公司英伟达和地平线合作,合作开发更智能的汽车。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沃尔沃将于6月发布EX30,并在上海成立新的设计中心
2023年5月16日
沃尔沃汽车集团日前证实,将于下个月发布其全新纯电动EX30车型。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这款全新的小型SUV[运动型多用途车]车型将于6月7日全球首发。公司补充道,目前这款车已经可以在部分市场开启订购或预订。另外,沃尔沃还宣布将在上海成立新的设计中心。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这将是其在全球的第三个设计中心,“拥有从概念到量产的全流程汽车设计能力。”沃尔沃汽车全球设计负责人Jeremy Offer表示:“沃尔沃上海设计团队是我们全球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新的办公环境和最新技术将有助于加强我们全球三大设计中心之间的合作,将沃尔沃汽车的北欧风格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沃尔沃EX30的推出旨在进一步充实该品牌的产品阵容,该车的定位低于该品牌目前最小的车型XC40和C40。与全新EX90全尺寸SUV一致,新车型将以EX开头命名,表明这是全新一代纯电动车型。沃尔沃EX30并未采用该品牌过去的架构平台打造,而是采用了与吉利汽车品牌其他新车型相同的SEA2架构。最近推出的极氪X和Smart #1均采用了这一架构。S&P Global Mobility预测,EX30将在张家口工厂生产,并在全球销售,这也将有助于扩大沃尔沃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2023年前4个月,纯电动汽车销量仅占其国内销量的2.6%,而纯电动汽车在其全球销量的占比达到了18.1%。Mobility预计,EX30在上市时将提供一系列电机和电池容量选择,从100kW电机和55kWh电池组到180kW电机和75kWh电池组。Mobility预测,2025年这款新车型的全球销量将达到74,100辆,其中西欧销量占比为56.7%,北美销量占比为22.1%,中国地区销量占比为12.3%。位于上海的新设计中心将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美国加州卡马里奥设计中心一起,为沃尔沃下一代汽车的设计做出贡献。该设计中心也将提升沃尔沃在上海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据公司介绍,占地5,500平方米的上海设计中心分布在两层楼,采用大面积落地窗、宽敞楼梯和高挑空设计,为100名设计师和创意工程师提供了更便于合作的办公空间。该中心能够为量产的全尺寸车型提供内饰、外观、色彩材质以及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设计。除了铣床、3D打印机和设备齐全的车间可用于制作高精度模型外,设计师还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设计创作。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考虑在越南制造电动汽车
2023年5月16日
据路透社援引一份政府声明称,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正寻求在越南扩大电动汽车制造和组装业务。生产的这些车辆将用于越南国内销售,并出口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越南副总理陈红河的会晤中,比亚迪表示,公司正寻求在越南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生产体系,并敦促越南政府创造有利条件以加快完成投资。这家汽车制造商并未透露计划的具体投资金额或建厂细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称比亚迪计划在越南建造工厂生产汽车零部件。据报道,这项投资将超过2.5亿美元,该汽车制造商打算将越南制造的零部件出口到其在泰国的电动汽车组装厂。比亚迪在越南新建的组装工厂及计划建造的零部件制造工厂,将有助其降低制造成本,帮助其与包括当地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内的车企竞争。比亚迪正在扩大其在东南亚市场业务布局,并计划从2024年开始在泰国建造年产15万辆电动汽车的组装工厂。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上汽集团泰国新能源产业园破土动工
2023年5月9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上海汽车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上汽正大日前在泰国举行了新能源产业园的奠基仪式。产业园区位于春武里府东部经济走廊特区,占地12万平方米,包括动力电池厂、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集装箱堆场和物流仓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已在新园区投资5亿泰铢(约合1,465万美元),该产业园将分三期建成。报道称,第一阶段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始投入使用。上汽名爵于2014年在泰国市场首次亮相,此后销量持续增长。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数据,到2024年,该品牌在泰国的销量预计将达到39,854辆,同比增长46%。这一最新动态符合泰国政府推动替代动力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新能源汽车是泰国政府大力发展的目标产业之一,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应对老旧燃油车PM2.5超细粉尘的有害排放。到2030年,泰国政府的目标是电动汽车占国内汽车产量的50%。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替代动力系统数据,2026年,该国电动汽车的年产量将从2023年预估的4,527辆增加至233,138辆左右。上个月,比亚迪在泰国举行了首个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的奠基仪式,该工厂年产能将达15万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宣布4月交付数据
2023年5月9日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日前公布了2023年4月交付数据。在这三家汽车制造商中,理想汽车4月份在交付量方面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当月共交付了25,681辆汽车,同比增长516.3%。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4月上海受到新冠疫情封锁影响,比较基数较低。公司最新车型L7在4月迎来了正式交付的首个月份,当月交付超过1万辆。4月份的强劲业绩使理想汽车截至4月底的累计交付量达到335,599辆。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同样专注于高端汽车市场。公司4月份汽车交付量为6,658辆,同比增长31.2%。其中包括1,713辆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4,954辆电动轿车。截至4月底,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327,255辆。小鹏汽车宣布,公司4月份共交付7,079辆汽车,同比下降21.4%。小鹏汽车目前在市场上有四款车型在售,分别是P7i、P5、G3和G9。不过,小鹏汽车并未透露每款车型的具体交付量。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得益于市场对旗下车型阵容中售价最低车型L7 SUV的强劲需求,理想汽车在4月份的销量超过了其他初创公司。在六座版SUV L8和L9相继成功的基础上,L7为高端SUV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五座版选择。这三款车型所搭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也帮助理想汽车吸引了因担心缺乏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限而对纯电动汽车不太感兴趣的消费者。相比之下,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4月的交付成绩令人失望。蔚来SUV销量受到了采用蔚来NT2.0技术架构打造的全新ES6车型即将上市的影响。随着包括全新ES8、EC7和2023款ET7等多款车型即将在第二季度开始交付,蔚来现有车型的新订单在4月份有所放缓。其ET5轿车的销售也受到公司计划新增ET5旅行版的影响。小鹏汽车希望其即将推出的新车型G6 SUV能够重新提振其销量。G6是小鹏汽车的一款中型SUV,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在G6上市之前,小鹏的销量与消费者对P7i和G9的兴趣密切相关。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城汽车将于2024年5月开始在巴西生产灵活燃料混动皮卡和SUV
2023年5月9日
长城汽车计划在巴西开始生产一款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该系统使用由汽油和乙醇制成的柔性燃料。长城汽车将在巴西生产搭载混动推进系统的一款运动型多用途车、坦克300以及一款Poer皮卡。这些车辆于4月27日(星期四)在公司巴西工厂的一次活动上首次亮相,并将于2024年5月开始在该工厂正式生产。这些车型都将由灵活燃料混动推进系统提供动力,该系统由电机与双燃料发动机组成。皮卡将在中型车市场展开竞争,其尺寸与丰田Hilux相似,但更高更宽。据报道,为了更好适应巴西市场,长城汽车对该车型进行了设计调整和技术升级。长城汽车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将工厂年产能从4万辆提高至10万辆。工厂全面投产后将创造2,000人就业岗位。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将在巴西业务方面投资100亿雷亚尔(约合20亿美元),首批40亿雷亚尔将于2025年前完成投资,其余投资将在2031年前完成。这些投资包括扩建和升级电动汽车生产设施、在巴西市场引进长城品牌、发展经销商网络以及专为巴西市场设计和改款汽车等内容。丰田也制定了相关投资计划,用于在巴西生产灵活燃料混动汽车。
作者:Mfundo Hadebe Senior Economist, Industry Insights
极氪寻求在欧洲吸引首次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成熟客户,蔚来将扩大在欧洲的换电站布局
2023年5月2日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极氪品牌计划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吸引首次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成熟客户。极氪汽车新任欧洲业务首席执行官Spiros Fotinos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在欧洲的增长机会在于首次购买高端电动汽车的客户”,并补充到,这些客户将是极氪的主要目标客户。不过,他表示,欧洲成熟购车者比较关心的是汽车的剩余价值,品牌正在努力确定能够支持这个目标的规格配置。另外,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蔚来汽车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欧洲扩大换电站部署。蔚来能源负责人沈斐表示,第三代充电站将把换电时间从5分40秒缩短至4分40秒,并且电池仓将从目前的13个增加至21个。他还表示,与在该地区安装的第二代换电站不同,第三代换电站将实现无人操作。公司预计,到2023年第二季度末,将在中国大陆推出1,000座无人操作换电站,这将有助其降低成本。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氪汽车正在为其2023年第四季度进军欧洲市场的计划做准备,首批上市车型包括极氪001及上周发布的新款极氪X紧凑型跨界车。其首个进入的市场将是瑞典和荷兰,其中吉利汽车在瑞典已有一定业务布局。S&P Global Mobility预计,极氪汽车2024年在西欧和中欧市场的销量将达到约10,400辆,并推出多达五款车型,我们还预计,其销量将在2026年增至约34,800辆。对于蔚来汽车而言,在欧洲布局其换电站网络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这也影响了其车辆销售。据ANE报道,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在3月份表示,目前蔚来汽车在挪威、德国、丹麦、瑞典和荷兰等地已经拥有13座换电站,但进度方面仍落后于原定2022年底部署20座换电站的目标。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此前曾向ANE表示,公司低估了换电站建设方面遭遇的障碍,例如规划许可和劳动力短缺。尽管蔚来汽车计划在2023年底前建造70座换电站,但秦立宏此前曾表示,他希望这一数字能达到100座。第三代换电站设计方面的变化有望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沈斐表示,由于采用了较浅的基础设计,安装成本也将降低。不过,由于电池组数量的增加,换电站的总成本将高于第二代的40万欧元。想要使用换电站的客户必须单独租赁电池。不过蔚来汽车表示,挪威的电池租赁率接近95%,其中包括每月两次免费换电权益。李斌此前曾表示,蔚来汽车2023年在欧洲的销售目标较为保守,低于1万辆,他补充道,“我们唯一需要加快的是欧洲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S&P Global Mobility预计,与2022年销量1,750辆相比,随着车型阵容更加广泛,2023年西欧和中欧的销量将进一步增长至6,750辆左右。我们还预计,未来几年销量将进一步改善,到2026年将达到31,400辆。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沈阳市政府考虑收购华晨中国股份
2023年5月2日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沈阳市政府正在考虑收购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沈阳市政府正在讨论收购国有企业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华晨中国30%股权的可能性,作为法院主导的债务重组程序的一部分。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晨中国目前持有其与宝马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25%的股份。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合资企业其余75%的股份。如果沈阳市收购华晨中国30%的股份,那么沈阳市政府将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这笔交易也将为偿还其债权人带来新的资金,并使地方政府持有华晨中国旗下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股份。根据彭博社估计,按照华晨中国目前约154亿港元的市值估算,该公司30%的股份价值约5.88亿美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随着市场加速向电气化过渡,汽车制造商加快发布新能源车型
2023年4月25日
意义: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亮点,在这一亚洲规模最大的车展上首次亮相的车型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新能源车型。中国国产品牌和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车展上展示了新款电动车型,不过其中比亚迪宋L等部分车型仅展示了外观设计。
展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以比全球车企快得多的速度推进产品计划,以试图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全球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追赶中国竞争对手。
Source: BYD
2023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18日在中国上海开幕。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2023年上海车展前两天推出的一些新车型,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
Smart
Source: Smart #3
Smart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Smart #3。这款车被Smart定义为运动型多用途轿跑车,将继续采用Smart #1纯电掀背车中采用的独特设计元素。前脸采用纤薄的CyberSparks LED大灯搭配独特的“鲨鱼鼻”和字型宽阔格栅。侧面采用醒目的双色车顶与标志性线条设计,类似于一张绷紧的弓,营造出流畅优雅的运动感溜背造型。扰流板、C柱、后翼板与保险杠相结合,营造出富有现代感的弧线设计,像素化尾灯则为外观增添了一丝奢华感。在内饰方面,与Smart #1相比,Smart #3没有太多明显的变化。出风口采用了圆形新设计。中控台区域搭载12.8英寸中控显示屏,与Smart #1相同。Smart #3将有两款车型可供选择。基础版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200千瓦。BRABUS性能版车型搭载两个电机,综合输出功率为315千瓦。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后,Smart #3将于2023年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向欧洲观众展示。
腾势
Source: Denza N7.
由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联合推出的高端汽车品牌腾势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N7。N7是一款电动跨界车,采用溜背车身设计。该车型长4,860毫米,宽1,935毫米,高1,602毫米,轴距2,940毫米。腾势此前在3月份已经展示了N7的外观设计。这款车型的内饰在车展上首次亮相。N7的座舱设计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腾势D9 MPV的风格。与D9相比,N7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采用了三辐式设计的全新方向盘。仪表盘由三块屏幕组成,包括一块触摸式中屏、一块主驾驶显示屏和一块副驾驶显示屏,可供前排乘客使用。N7是腾势N系列的第一款车型,之后将推出一款全尺寸运动型多用途车,计划于2023年上市。N7将采用比亚迪e平台3.0赋能的多项新技术,包括电池车身一体化和iTAC(智能扭矩自适应控制)。这些技术已经在比亚迪海豹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应用。腾势也是首个采用法国音响科技公司帝瓦雷开发的音响系统的量产汽车品牌。N7已经在中国开启预定。该车型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晚些时候正式销售。
比亚迪宋L
Source: BYD Song L
比亚迪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推出了一款全新宋L概念车,通过这款中型纯电动SUV进一步扩大了宋系列的车型阵容。不过除了展示其外观设计外,比亚迪并未提供这款概念车的其他细节。宋L概念车的量产版将于2023年推出。新车型将采用比亚迪最新的电气化技术,包括电池车身一体化和DiSus智能车身控制系统。DiSus系统将有三个版本,最先将应用于比亚迪豪华越野车仰望U8。该系统也将应用于比亚迪的大众化车型,包括比亚迪汉、比亚迪唐和腾势品牌车型。
比亚迪仰望U8
Source: BYD Yangwang U8
比亚迪已经开始在中国接受仰望U8的订单。作为比亚迪全新仰望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U8将采用比亚迪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车辆的四个车轮。比亚迪称之为“易四方”的四电机系统将成为仰望品牌未来车型的标配。U8是一款全尺寸SUV,其四电机动力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高达1100马力,峰值扭矩为17000牛米。这款豪华越野车的预售价格达到了109.8万元。比亚迪表示,由于车身密封技术和电机高达IP68的防水等级,U8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得益于四电机驱动,U8还能够进行“坦克转弯”,即在自己的轴上旋转360度。比亚迪表示,该技术完全自主研发,适用于纯电及混动平台。在现阶段,U8将仅提供混动版本。比亚迪表示,U8将于2023年9月开始交付。
本田新款e:N系列纯电动汽车
Source: Honda e:N P2 Prototype
本田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三款纯电动汽车。这三款车都是接近生产的原型车。跨界风格的e:N P2和e:N S2是基于本田e:N Architecture F电动汽车架构打造的“姊妹车型”。本田表示,这两款车型将于2024年推出,将分别由其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生产。基于e:N Architecture W架构的e:N SUV也以原型车亮相。e:N Architecture W是本田开发的全新纯电动汽车架构,可用于搭载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e:N SUV的量产车型将于2024年推出。
宝马 i7 M70
Source: BMW i7 M70
宝马推出了一款纯电动高性能车型i7 M70,旨在扩大其7系的车型阵容。宝马i7是宝马全新7系的顶级车型,搭载了宝马性能最强大的电机。双电机动力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85千瓦,峰值扭矩为660牛米,使i7能够在3.7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i7 M70配备101.7 kwh电池,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约为488-560公里。宝马i7 M70的标准充电功率为22千瓦。宝马i7 M70 xDrive标配M专用自适应双轴空气悬架,带有电子控制减震器和自动调平功能。M专用空气弹簧体积更小,可将前后车轴的振动次数分别增加6次,并与车身形成直接连接效应。M专用液压系统用于优化减震器响应。该车型还支持最高功率为195千瓦的直流快速充电。这款车型将在宝马位于德国丁格尔芬的工厂生产。宝马i7 M70 xDrive将于2023年下半年在全球上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亮点,在这一亚洲规模最大的车展上首次亮相的车型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新能源车型。中国国产品牌和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车展上展示了新款电动车型,不过其中比亚迪宋L等部分车型仅展示了外观设计。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以比全球车企快得多的速度推进产品计划,以试图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全球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追赶中国竞争对手。
本田表示,到2027年在中国将只推出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到2035年在中国市场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本田将与其中国合资伙伴在新款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方面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不过,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上海车展上展示的三款纯电动原型车要到2024年才能在中国上市。丰田为了缩小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气化方面的差距,正在加强其本土的研发队伍。比亚迪在车展上展示了多款全新车型。其中有许多车型在设计和技术研发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独创性。与定位豪华市场的小众车型仰望U8相比,腾势N7和宋L SUV更有可能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购车清单上。尤其是随着腾势车型阵容不断扩大,将进一步加强比亚迪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地位。在高端汽车市场,比亚迪已经凭借腾势D9 MPV等车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雪铁龙展示可搭配三款全新POD的自动驾驶出行愿景概念车
2023年4月25日
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雪铁龙展示了可搭配三款不同POD的自动驾驶出行愿景概念车。雪铁龙中国已经开发了三款POD:梦幻境域、温馨胶囊和流动咖啡馆,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每款POD都专注于满足当地的生活方式需求。梦幻境域是唯一的实体POD,这款可搭载多名乘客的汽车采用椭圆形设计,垂直的矩形立柱从中央穿过。它采用彩色的双滑玻璃门和全景车窗。这是一个娱乐性POD,用户可以在其中玩电子游戏、听音乐、唱歌或看电影。温馨胶囊是一种数字化POD,可为最多两名乘客提供温馨而私密的旅行体验,旨在在旅行期间实现最大限度的放松。该POD的设计灵感来自法国香水瓶,外层有一个水晶外壳,内饰搭配一个橙色的蛋壳座椅设计。流动咖啡馆是一个数字化的开放式POD,为两名乘客提供美食体验,同时欣赏城市景观。除了这些POD外,雪铁龙还展示了其名为“雪铁龙Skate”的电动多方向平台,该平台长2,600毫米,宽1,600毫米,高510毫米,并搭配固特异开发的球形车轮,可以向各个方向行驶。雪铁龙Skate可以搭配一系列不同的POD,为乘客在城里旅行时提供独特的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雪铁龙表示,基于板式平台的车队可以将城市中心的拥堵状况改善35%。2021年,法国公司雪铁龙、雅高和德高合作了一个名为“共创城市”的项目,该项目鼓励开发不同的POD,以满足市民对出行、服务、安全和幸福感日益增长的需求。雪铁龙于2020年在欧洲推出了超小型Ami纯电动汽车,该车型基于Ami One四轮概念车打造,旨在作为城市出行解决方案。2019年,雪铁龙在VivaTech创新科技展上展示了19_19概念车,这是一款专为城市外交通设计的自动驾驶纯电动原型车。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考虑在西班牙设立大型电池工厂
2023年4月18日
据Expansión报道,中国企业比亚迪已经就在西班牙设立一座大型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工厂进行了初步讨论。知情人士透露消息称,比亚迪与西班牙政府的接触仍处于早期阶段,比亚迪有兴趣了解选择在该国建厂所能享受的补贴政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西班牙并不是比亚迪唯一有兴趣投资的国家;据称,这家专注于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公司也有兴趣在德国和匈牙利建厂。不过,作为西班牙经济复苏和转型战略项目(PERTE)投资资金的一部分,新一轮由欧盟资助的电动和网联汽车(VEC)发展计划令比亚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22年第一轮投资表现不佳,由于严格的使用规则和较短的投资时间窗口,29亿欧元可用资金中仅有27%得到了分配,目前针对这些问题已采取相关措施,希望资金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使用。虽然方案提交预计将在2023年中期启动,但据称大众汽车和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正在制定新的方案。此外,据说有多家公司正考虑有关电池投资项目的提方。其中包括斯洛伐克的InoBat Auto、塔塔汽车和远景科技集团,后者已与大众集团合作在西班牙萨贡托建造工厂,目前该工厂正在推进中。比亚迪于4月初进入西班牙乘用车市场,并推出了三款纯电动汽车,分别是比亚迪汉、比亚迪唐和比亚迪Atto 3。比亚迪还将在西班牙开设两家体验店,分别位于巴塞罗那和马德里。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北汽在莫斯科开设首个经销中心,并在当地开始组装U5 Plus和X35
2023年4月18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BAIC)日前在莫斯科开设了首个官方经销中心。率先在俄罗斯上市的三款车型分别U5 Plus轿车、X35跨界车和BJ 40 Plus运动型多用途车(SUV)。U5 Plus和X35的起售价均为170万俄罗斯卢布(约合20,800美元),BJ 40 Plus SUV的起售价为370万卢布。据北汽俄罗斯官方经销中心俄罗斯北汽首席执行官Vitaly Ryabkin表示,U5 Plus和X35将在未来两至三周内开始销售,BJ40 SUV则将在四至六周内开始销售。俄罗斯北汽计划今年在俄罗斯市场上推出7款北汽车型。U5 Plus和X35已经在俄罗斯阿维托托尔的加里宁格勒工厂开始生产。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2023年在俄罗斯生产约3万辆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北汽渴望进入俄罗斯汽车市场。欧洲、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撤离俄罗斯,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奇瑞、哈弗和吉利是目前在俄罗斯销量最高的三个中国品牌,它们均专注于SUV车型。北汽X35将与奇瑞瑞虎4在市场上竞争,BJ 40 Plus是市场上更高端的车型,定位与哈弗Dargo X相似。到2023年底,北汽将在俄罗斯市场上将拥有完整的产品阵容,包括X7中型跨界车、BJ60 SUV和一款纯电动车型。根据欧洲商业协会(AEB)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3月,俄罗斯轻型汽车(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销量同比下降45%,至153,477辆。S&P Global Mobility预测,2023年俄罗斯轻型汽车销量将达到75.1万辆,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87.4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将进军马来西亚市场
2023年4月11日
据《海峡时报》援引马来西亚smart公司在Facebook上发布的一篇帖子称,吉利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将进军马来西亚市场。Pro-Net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smart #1后,极氪汽车将正式亮相。不过该报道并未透露具体车型的名称以及确切的上市日期。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氪汽车成立于2021年,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该品牌目前具有三款纯电动汽车产品,分别是极氪001和极氪009,最近推出的一款是极氪X,将于4月12日在中国正式发布。极氪X是一款电动跨界车,采用吉利可扩展电动架构(SEA)打造,smart #1 EV也同样基于该平台打造。这一最新举措是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工业部(MITI)投资促进活动的一部分。吉利和DRB-HICOM日前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HOA),以加强两家公司下一阶段的合作。两家公司于4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马来西亚-中国经贸论坛上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加快马来西亚下一代汽车产业中心——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的发展,覆盖广泛的汽车和出行解决方案价值链。汽车高科技谷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吸引约320亿林吉特(约合72.7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也包括由吉利控股和DRB-HICOM共同拥有的宝腾汽车。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华份额遭受挤压
2023年4月11日
据彭博社报道,随着新一代汽车初创企业和纯电动汽车(BEV)制造商继续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推出引人注目的新产品,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自中国政府决定解除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大部分封锁限制以来,国内汽车销量一直稳步增长。自2020年以来,外国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截止到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其市场份额从61%下降至41%,市场份额缩水达20个百分点。
Source: NIO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清理库存,其销售表现将会有所提高,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外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将不再拥有曾经的高利润率和利润保障。比亚迪等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正在扩大。比亚迪近年来凭借其外观出色且售价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系列实现了惊人的销量增长,得益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十分出色。2023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共交付264,647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85%。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其他国产汽车品牌,在销量和份额方面也威胁着德系车企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传统霸主地位。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长城汽车将为哈弗新能源汽车阵容设立专门的分销网络
2023年4月3日
长城汽车(GWM)日前宣布,将为哈弗品牌新能源汽车(NEV)设立一个专门的分销网络,这也是其吸引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最新尝试。专门生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哈弗品牌还公布了旗下两款新能源序列车型命名:枭龙MAX和枭龙。该品牌计划在今年推出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内的7款新能源汽车,以追赶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特别是比亚迪)的步伐。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哈弗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将主要定位于14万元人民币(约合20,332美元)以上的价格区间,哈弗开始在其车型中搭载Hi4混合动力系统,其主力价格区间将在14万元至20万元之间。据长城汽车称,Hi4系统将在2024年之前用于长城汽车全系插电式混动汽车产品。枭龙Max将是首款采用Hi4混动系统的车型。哈弗是长城汽车最畅销的品牌,因此该品牌日益疲软的销量是长城汽车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挑战。哈弗2022年全年销售报告显示,2022年该品牌销量同比萎缩20%,至616,550辆,低于2021年的770,008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准备推出2023款改款ET7,并开始测试新一代换电站
2023年4月3日
意义:蔚来汽车正准备推出其旗舰轿车ET7的2023款改款车型。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于3月28日开始试运行其第三代换电站。
展望:2023年,蔚来汽车将推出多款新车型,大幅更新其产品阵容。蔚来汽车的产品阵容未来很快将迎来2023款ET7、新一代ES和全新EC7。2023款ET7的提升结合了现有车主的反馈;不过由于其价格高昂,这款车型的销量可能仍将受到限制。
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NIO)正准备推出其旗舰轿车ET7的2023款改款车型。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改款车型即将推出,2022款ET7已不再生产。不过,消费者仍然可以购买固定配置的库存ET7。2023款ET7的变化包括新增了多项选配功能,如全新车漆配色,拖挂套装和前风挡加热。其他优化包括更高功率的无线充电面板、升级座椅、拨杆造型优化和中控饰板镀铬装饰。蔚来汽车表示,随着2023款改款ET7的推出,通过优化低速提示音,已经解决了客户此前针对ET7在低于20公里每小时行驶时低速提示音的投诉。公司尚未宣布2023款ET7的具体上市时间,不过市场预计这款新车型将于4月18日举行的2023年上海车展上正式上市。
Source: NIO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于3月28日开始试运行其第三代换电站。公司在中国海南省海口市开设了首座运用其全新换电技术的换电站。第三代换电站拥有多达21个电池仓位。蔚来汽车表示,新一代换电站换电时间不到5分钟,与第二代换电站相比缩短了20%。公司表示,该换电站的充电速度比第二代换电站更快,这将显著提高换电站的整体效率。第三代换电站的兼容度也得到了加强,能够为轴距在2,800毫米至3,300毫米之间的车辆更换电池。第三代换电站的硬件也得到了升级,配备两颗激光雷达和两颗英伟达Orin X芯片,算力达到每秒508万亿次运算(TOPS)。蔚来汽车表示,该硬件配置未来可支持换电站实现车辆自动召唤等自动化功能。新一代换电站的试运行将于4月完成。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计划在2023年新建1,000座换电站,这将使其全球换电站网络扩大到2,300座。公司表示,选择海南作为第一座部署其第三代换电站的城市,是基于对全国客户的调查结果。今年2月,蔚来汽车邀请客户参加这项调查,以帮助蔚来汽车规划其换电站的部署位置。蔚来汽车表示,此举是其“用户至上”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蔚来在换电站上的投入在帮助品牌扩大用户数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数蔚来汽车车主都依赖这类换电设施来规划其行程。公司认为,与传统的直流充电桩相比,换电是一种更方便、更省时的汽车充电方式。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但不断扩大的换电网络也能够大大缓解蔚来客户的里程焦虑。
2023年,蔚来汽车将推出多款新车型,大幅更新其产品阵容。蔚来汽车的产品阵容未来很快将迎来2023款ET7、ET5旅行版、新一代ES和全新EC7。
2023款ET7的提升结合了现有车主的反馈;不过由于其价格高昂,这款车型的销量可能仍将受到限制。今年1月至2月,ET7交付量为1,268辆。2022年,该车型累计交付26,488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一汽开始向墨西哥出口奔腾NAT电动汽车
2023年3月27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中国一汽已经开始向墨西哥出口一款紧凑型电动汽车(EV)奔腾NAT。117辆奔腾NAT电动车从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启航发往墨西哥,本次发运的车辆旨在扩大奔腾品牌在拉美地区的网约车车队规模。奔腾NAT是一汽开发的一款紧凑型多用途车,主要面向网约车市场。该车型标配采用五座布局设计,并有419公里和425公里两个续航版本。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一汽正持续发力扩大其全球市场布局。与上汽和奇瑞汽车相比,一汽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中国。该公司电动汽车产品以小型车为主,这限制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出口增长,尤其是在欧洲和南亚。随着旗下品牌(特别是红旗)加大对新款电动汽车的投资,一汽未来两年将拥有尺寸更大的电动汽车阵容,以丰富其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布局。欧洲、中东、非洲和南美是一汽集团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红旗E-HS9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已在以色列和挪威等市场销售,奔腾T77 SUV在俄罗斯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在拉丁美洲,一汽正寻求通过奔腾NAT来扩大其网约车车队的规模。由于这款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并不高,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振该车型的销量。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起亚汽车推出EV5概念车并发布中国市场电动化战略
2023年3月27日
起亚汽车在3月20日举行的一场企业活动上宣布了其在中国的中长期电动化战略。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详细介绍了到2030年计划在中国推出的电动汽车(EV)产品阵容;EV6是基于该公司专用电动汽车平台打造并进入市场的首款汽车。与EV9造型相似的中型纯电运动型多用途车(SUV)EV5概念车也在此次活动中首次亮相。这款车型的定位低于起亚旗舰车型EV9,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率先在中国销售,并将出口到全球市场。起亚尚未透露EV5量产版的尺寸,不过该车型的轴距似乎比EV9更短,与EV9三排座椅布局相比,EV5只有两排座椅。EV5和EV9之间的密切联系表明,EV5很可能同样采用起亚面向新一代电动汽车的E-GEP平台打造。得益于800伏电气架构,EV5将能够支持350千瓦充电功率。对于EV9,超充系统可以在20-30分钟内将电池从10%充至80%。起亚汽车计划在2027年之前在中国推出的电动车型包括2024年推出的EV9,2025年推出的一款全新入门级SUV,2026年推出的一款高端轿车以及2027年推出的一款中型SUV。作为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全球模块化平台(E-GMP)打造的首款车型,EV6将于5月在中国开启预约,并于8月开始销售。
Source: Kia EV5 concept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起亚汽车宣布将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在中国推出6款全新车型。EV6还将在市场上推出GT系列。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EV6为参考,EV6 GT很可能有后驱版和四驱版两种动力系统选项。该车型在市场上将与小鹏P7、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海豹等车型展开竞争。EV5概念车采用两排四座配置,是一款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车型。它搭载180度可旋转座椅,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座椅是否会应用于量产车。近年来,起亚汽车的销量一直在下滑。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已从268,103辆降至不到10万辆。随着国产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现代品牌也面临着需求下降的挑战。根据2023年3月S&P Global Mobility轻型汽车销售预测,2025年起亚在中国大陆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0.3万辆,较2022年增长15%,主要得益于其新款电动汽车带来的额外销量。但由于韩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我们目前对于市场对起亚电动汽车的需求水平持相对保守的看法。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捷豹路虎与塔塔科技合作,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3年3月20日
根据捷豹路虎(JLR)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已与塔塔科技达成合作,加速公司产业战略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塔塔科技将提供端到端集成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解决方案,将捷豹路虎多个部门的数据整合到一个单一的数据源中。这些解决方案率先将在英国部署,然后扩展到全球其他地区,将为捷豹路虎的制造、物流、供应链、财务和采购业务的转型提供支持。此外,塔塔科技还将把SAP S/4 HANA和SAP BTP与现有软件集成在一起,以升级捷豹路虎的架构。塔塔科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Warren Harris表示:“与捷豹路虎的ERP转型合作是与塔塔科技近20年合作关系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能够得到捷豹路虎的信任再次证明了我们在汽车工程和数字解决方案产品方面的长期专业知识。我们相信,此次合作将有助推动捷豹路虎打造出创新且可持续的汽车,并利用新时代的数字技术更快地推向市场。我们很高兴能深化与捷豹路虎现有的合作,并全面致力于部署我们的数字工程能力,帮助他们推出新一代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合作关系与捷豹路虎的“开放式创新”全球战略一致,该战略旨在探索先进技术、流程和工具,以加速其“重塑未来”战略的实施。最终目标是塑造比过去十年更可持续的业务,并在2039年实现供给链、产物和运营的净零碳排放。得益于半导体短缺状况的缓解,捷豹路虎在2022/23财年第三季度的积极业绩表现支撑了其盈利能力的改善。捷豹路虎当季营收达到60.41亿英镑,同比增长28%。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起亚获得英国政府插电式汽车采购订单
2023年3月20日
在英国政府采购更多插电式汽车的过程中,起亚成为大赢家。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政府已经采购了449辆Niro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和110辆Sportage PHEV,以及两辆起亚e-Niro纯电动汽车(BEV)。英国政府采购的其他插电式混动汽车还包括7辆路虎Discovery Sport。此外,英国政府还订购了25辆日产Leaf、36辆捷豹i-Pace、3辆捷恩斯GV60和4辆特斯拉Model 3。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逐步停售燃油车计划的一部分,英国政府通过自己的车辆采购政策进一步推动这一转变。2022年12月,政府车队中25%的汽车实现超低排放的目标已经实现,根据英国政府的计划,到2027年整个英国政府车队中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将完全实现零排放。虽然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四年左右的时间,但《泰晤士报》强调,目前英国政府采购的车辆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纯电动汽车,大多数仍然是插电式混动汽车,这与当前的消费趋势并不一致。该报还指出,只有少部分车辆产自当地的工厂,其中只有日产Leaf和路虎Discovery Sport是在英国本土生产的。针对这些问题以及起亚汽车占到采购总量大部分的事实,一名发言人对此回复到:“车队经理将根据运行需求和预算采购车辆,并搜寻英国市场上所有可购的汽车品牌,包括在英国本土制造的品牌……公共部门的采购人员必须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采购物有所值的产品。”英国本土制造的其他超低排放汽车中,三门掀背车Mini Electric的尺寸被认为过小,日产Qashqai e-Power虽然拥有先进的混动系统,但缺少插电功能,由于其碳排放过高,不能作为采购选择。考虑到英国政府在采购中选择了紧凑型跨界车,但并未选择在短期内满足其需求,并且在当地组装的丰田Corolla/铃木Swace,这一点确实令人意外。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英国乘用车制造业在超低排放汽车生产方面还存在差距。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通用汽车考虑将ChatGPT AI模型整合到汽车中
2023年3月20日
据媒体报道,通用汽车正与微软合作,探索利用ChatGTP背后的人工智能(AI)技术来获取各种汽车功能信息。Semafor网站报道称,通用汽车正在研发一款使用人工智能模型的虚拟个人助理。《Automotive News》援引通用汽车副总裁Scott Miller的话称:“ChatGPT将会应用于所有领域。”通用汽车的另一位发言人表示:“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语音指令进化这样的单一功能,而是意味着客户可以期待他们未来的汽车在新兴技术方面的功能更强大、更新颖。”Miller表示,最初考虑的方案包括使用聊天机器人来获取关于如何使用通常在车主手册中找到的车辆功能的信息,以及诸如车库门代码或将日程安排与日历相结合等程序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报道称,聊天集成最早可能在2023年实现,不过这看起来似乎较为激进。在车辆中引入这种解决方案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是无缝的,即简单地创造一种使用汽车的直观方式,就像消费者期望的那样。作为一个后台解决方案,它可以在不断改善与车辆的语音交互和自然语音处理方面取得成功,有潜力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长安深蓝推出第二款新能源汽车
2023年3月13日
重庆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NEV)品牌长安深蓝日前在中国推出了新车型S7。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S7是深蓝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SL03轿车于2022年7月推出。S7车长4,750毫米,车宽1,930毫米,车高1,625毫米,轴距为2,900毫米。由于车顶弧线较低,S7看起来比特斯拉Model Y更运动。S7的内饰很大程度上沿用了SL03的设计。仪表盘搭载大尺寸触摸式中控屏。门板和中央扶手杯架区域采取重新设计,为座舱营造高级感外观。S7将在中国市场提供多种动力系统选择,包括一款纯电动车型和一款增程电动车型。增程版电动汽车将采用与SL03相同的1.5升四缸汽油发动机充当增程器。SL03上搭载的增程系统在CLTC(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周期)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到20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到1,200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长安汽车最新的销售报告,截至2月底,首款深蓝车型SL03的累计交付量达到37,328辆。该车型在2022年12月销量达到最高,共交付11,650辆。S7的推出将助力长安汽车扩大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并巩固其在15万元(约合21,631美元)至30万元车价区间的市场地位。S7初步公布的规格表明,长安汽车正寻求以独特的设计和多种动力系统将深蓝的产品阵容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其座舱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和高科技元素的混合,以增强S7的运动感。S7预计将在4月即将举行的2023年上海车展上全面亮相。售价可能会在近期公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雷诺集团、吉利控股集团与沙特阿美签署合作意向书,聚焦燃油发动机动力总成业务
2023年3月13日
雷诺集团日前宣布,集团及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已与沙特阿美签署了一份意向书(LoI),这家沙特阿拉伯能源公司有望成为两家汽车制造商合资成立的新动力总成公司的少数股东。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沙特阿美的投资将进一步支持公司的发展,并有助于新公司在合成燃料解决方案和下一代氢动力技术领域的关键研发。”吉利补充表示,吉利和雷诺集团将在新公司中持有相同的股权。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Luca de Meo在宣布这一消息时表示:“与沙特阿美的合作将把我们与吉利集团的合资动力总成公司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令该公司在超低排放内燃机动力总成技术的竞赛中保持领先。沙特阿美的加入带来了独特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公司在合成燃料和氢动力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则声明证实了6个月前的报道,即沙特阿美将入股一家致力于研发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技术的新公司。这一点在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于2022年11月确认开启雷诺战略第三阶段时得到了完整概述。当时,雷诺集团宣布与吉利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将基于“Horse project”合并燃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资产。这家由双方各出资50%成立的合资公司旨在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并促进生产力。新公司成立后,年营业收入规模将达到150亿欧元以上,年产能达到500万辆,目前公司已经为8家客户提供服务。合资公司将拥有17家工厂,服务130个国家;设立5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西班牙、罗马尼亚、瑞典、中国和南美,雇佣3,000名工程师和19,000名员工。雷诺还表示,该合资公司将提供覆盖发动机、变速箱、xHEV系统和电池等组件的完整技术组合。雷诺集团表示,此次合并将使其全球规模和市场覆盖率从40%扩大至80%,并将向北美和中国市场扩张。上个月,雷诺集团与日产、三菱达成了协议,决定对联盟重组,这使得沙特阿美的加入成为可能。虽然沙特阿美将持有的股权规模尚未公布,但此前有报道称,其持股比例将为20%,雷诺集团和吉利各持有40%。对于沙特阿美来说,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支持其合成燃料的研发,该公司此前已经在法国巴黎的法国国际石油研究中心开展了这项工作。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合众汽车开始向约旦出口哪吒U, V纯电动汽车
2023年3月6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合众汽车日前已开始向约旦出口两款哪吒品牌纯电动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第一批运往约旦的近100辆汽车包括哪吒V和哪吒U电动跨界多用途车。微型车型哪吒V有300公里和400公里两种续航里程可供选择。紧凑车型哪吒U有400公里、500公里和600公里三种续航里程可供选择。不过,合众汽车并未透露初期在约旦上市销售的哪吒V和哪吒U的车型版本细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中国市场对哪吒V和哪吒U的需求不断增长,合众汽车2022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18%,至152,073辆。哪吒V在10万元以下(约合14,510美元)的价格区间较有竞争力,该车型去年销量超过9万辆。随着吉利在这一细分市场推出改款几何E车型,合众汽车在国内入门级纯电动汽车市场面临着激烈竞争,这可能也是其进军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中东地区最近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因为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约旦等国越来越多地支持推广零排放汽车。以色列日前宣布计划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上投资750万美元。2022年8月,沙特能源部完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关法律框架等配套政策制定,为该国充电站建设及设备安装提供了指导。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欧拉在中国推出2023款欧拉好猫电动汽车
2023年3月6日
长城汽车电动汽车(EV)品牌欧拉日前在中国推出了2023款欧拉好猫。新款纯电动汽车(BEV)有401公里和501公里两种续航里程可供选择。根据内饰配置和电池尺寸不同,2023款欧拉好猫的售价在129,800元(约合18,860美元)至165,800元之间。2023款欧拉好猫较前款车型的升级内容包括一个50W手机无线快充板、允许车辆电池为其他设备供电的V2L对外放电功能以及位于方向盘柱右侧的电子怀挡。2023款欧拉好猫的动力系统与老款车型没有变化。该车型仅提供前置电机版本,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5千瓦,峰值扭矩为210牛米。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欧拉好猫在部分全球市场以Funky Cat命名,目前是欧拉系列中最畅销的车型。该车型在2022年的销量为68,317辆,同比增长34%。在中国,欧拉好猫在紧凑型纯电动汽车市场与比亚迪海豚、埃安Y和比亚迪元Plus等车型展开竞争。欧拉好猫也是长城汽车旗下一款全球化车型。2022年款欧拉好猫已在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市场销售,不过由于欧拉品牌缺乏品牌认知度,其在中国市场以外的销量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22年,欧拉扩大了其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推出了芭蕾猫和闪电猫这两款定位更高细分市场的车型,不过由于这两款车型的售价相对较高,目前尚未在中国达到可观的销量成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赛力斯和华为将在2023年推出新款旗舰车型
2023年3月6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和华为日前宣布,两家公司将深化合作推出全新车辆平台。该平台的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推出。据赛力斯称,这款旗舰车型将采用由华为开发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但并未透露有关该项目的细节。两家公司还希望成立一个创新研究中心以加快推动在中国的技术开发。基于与华为的合作,赛力斯的目标是到2026年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高至100万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赛力斯和华为于2019年开始合作开发SF5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双方后来合作推出了问界品牌,并在市场上推出了M5和M7 SUV。随着华为先后与江淮汽车和长安汽车达成合作,扩大了其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范围,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即赛力斯未来的项目是否仍将得到华为的支持。华为汽车部门负责人余承东最近在接受商业杂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赛力斯是华为智选模式的最大受益者,在这种模式下,华为更像是一个技术合作伙伴,而不是供应商,因为华为深度参与了一款新车从设计、工程、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余承东表示,与赛力斯合作的重点仍将聚焦于高端市场。在华为的支持下,问界M5和M7将在今年推出具有更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高规格版本。M5和M7的高规格车型可以在没有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将与江淮汽车集团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目标是2025年汽车部门实现盈利
2023年2月27日
意义:华为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AC)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据中国商业新闻媒体《证券日报》报道,两家公司正联手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开发电动汽车。
展望:华为要想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可观的收入,公司就必须更深入地参与车辆研发,以便在市场上推出引人注目的产品。
中国科技公司华为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AC)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据中国商业新闻媒体《证券日报》报道,两家公司正联手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开发电动汽车。据报道,这两家公司将在合肥投资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NEV)产业园,以生产新一代电动汽车。另外,该开发项目投资26亿元人民币(约合3.78亿美元),预计将在一年内完工,届时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
2019年12月,华为就与江淮汽车签署了一项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智能座舱、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华为驾驶辅助系统已经部署于思皓品牌的新车型上。思皓是江淮汽车旗下乘用车品牌,专注于入门级汽车市场。截至目前,江淮汽车和华为尚未披露合肥新项目的细节。不过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两家公司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首款车型,定价在人民币20万元(约合29,090美元)至35万元之间。在这一价格区间,汽车制造商赛力斯旗下的问界M5是最畅销的车型,该车由华为最新智能驾驶技术深度赋能。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问界M5是市场上首款搭载华为鸿蒙OS操作系统的车型。中国市场上华为赋能的车型还包括北汽旗下的极狐阿尔法S和长安高端品牌阿维塔旗下的阿维塔11。
华为在扩大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关系的同时,还打算为其汽车部门未来五年的发展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公司一再表示不会自己造车,其目标是为车企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汽车解决方案。不过,华为赋能新车型的销量还没有达到足以让公司盈利的水平。据中国商业新闻媒体界面新闻报道,华为预计其汽车部门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公司在2022年投资超过15亿美元用于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该业务部门是华为唯一亏损的部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与江淮汽车的合作,被视为这家科技公司将自己定位于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核心供应商的最新尝试。华为目前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已经使其能够将其最新的汽车解决方案应用于市场上的量产汽车,包括自动驾驶平台、电驱动电机、鸿蒙OS智能座舱系统以及激光雷达和雷达传感器。搭载华为解决方案的新车型通常将华为技术赋能作为车辆的主要卖点之一;不过,由于汽车制造商担心华为的参与将削弱其自有品牌的价值,车企们通常也为此类合作设定了界限。华为要想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可观的收入,公司就必须更深入地参与车辆研发,以便在市场上推出引人注目的产品。据报道,这家科技公司正在寻求扩大华为智选车的阵容,而目前华为智选车仅有问界M5和M7两款。这些车型将在华为全国各地的门店展示,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华为的消费产品。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奇瑞将投资4亿美元在阿根廷新建工厂
2023年2月27日
据商业新闻媒体财联社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计划投资4亿美元在阿根廷新建一座工厂。根据该报道,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30年底在阿根廷的年产能达到10万辆汽车。这项投资预计将为该国创造6,000个新就业机会。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目前正在巴西生产Tiggo系列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3年,奇瑞汽车在巴西的产量预计将达到3.84万辆,2024年将增加到4.25万辆。据报道,奇瑞在阿根廷的新生产工厂将主要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此前有报道称,中国公司国轩高科正计划向奇瑞在阿根廷的生产业务供应电动汽车电池。这家电池制造商去年与阿根廷矿业公司JEMSE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该国建造一座电池级碳酸锂精炼厂。奇瑞设定的10万辆产量目标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数据,阿根廷2022年轻型汽车产量仅为553,250辆。不过,这笔4亿美元投资有助奇瑞将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电动车型推向阿根廷市场,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多低排放汽车的选择。国轩高科寄希望于利用阿根廷丰富的锂储量在当地生产的电池,也应有助于压低奇瑞新车型的价格。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将建工厂为欧洲市场生产电动汽车
2023年2月27日
据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蔚来汽车计划在一个新品牌下建造一座工厂,生产经济型电动汽车,并出口至欧洲市场。据报道,新工厂将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滁州市,工厂将生产“萤火虫”项目下研发的车型,蔚来汽车希望将该车型出口至客户更偏爱小型车的欧洲市场。中国媒体财联社在2月21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披露了更多关于新工厂的细节,该项目将利用总部位于湖南的猎豹汽车现有的生产基地。猎豹汽车2021年申请破产后,其滁州工厂被当地政府接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萤火虫”项目将专注于为欧洲开发小型电动汽车。这条新产品线的车型将以一个全新品牌销售,将有助于蔚来扩大在欧洲的销量。蔚来汽车目前在欧洲的产品阵容包括ET7、EL7和ES8,目标客户是高端汽车消费者,因此这使得蔚来汽车很难增加在该地区的销量。由于此前运营滁州工厂的车企陷入困境,因此安徽政府很可能为收购闲置工厂的蔚来汽车提供优惠政策。蔚来汽车合肥工厂也位于安徽,其目前在售车型就在该工厂生产。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吉利熊猫Mini电动汽车在中国上市
2023年2月20日
吉利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微型电动汽车。这款名为熊猫Mini的新车长3,065毫米,轴距为2,015毫米。这款车采用四座布局,第二排座椅可折叠。与微型电动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相比,熊猫Mini支持功率高达22千瓦的快速充电,这使得电池可以在半小时内从30%电量充电至80%。不过,快速充电功能仅支持200公里续航车型。基础款电池的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电量充满需要6小时。熊猫Mini由后置30千瓦电机提供动力,而宏光Mini EV搭载的电机功率为20千瓦。该车的最高速度被限制在每小时100公里。120公里续航车型起售价为人民币39,900元(约合5,880美元),200公里续航车型起售价为人民币53,900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从目前的价格来看,熊猫Mini有望成为吉利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中一款大销量车型。与其他两款车型相比,熊猫Mini确实有所改进,包括30千瓦功率电机和快速充电功能。上汽通用五菱(SGMW)、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是中国微型电动汽车市场的三家主要参与者。上汽通用五菱去年凭借销量超过40.4万辆的五菱宏光Mini EV在该市场处于领先。销量排名第二的奇瑞QQ冰淇淋销量为96,330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考虑在欧洲投资建厂
2023年2月20日
比亚迪曾表示,有可能在欧洲新建自己的工厂,而不是收购现有工厂。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并没有专注于接手某些车企的现有工厂”,公司更感兴趣的是建造自己的工厂,而不是收购。李补充道:“我们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我们未来的计划……比如,如果我们在那个地区设立工厂,那个地区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她还表示,“目前还没有建立生产设施的目标国家”,并且比亚迪希望在欧洲建立一个销售和服务网络,以确保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李柯还表示,比亚迪“一定会在中国大陆以外建造电池工厂,从而为外国工厂建立供应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与此同时,比亚迪正与收购福特德国萨尔路易斯工厂的消息联系在一起,该工厂将在当前款Focus车型生产结束后关闭。据称,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对该厂感兴趣的15名潜在买家之一。据报道,福特已与潜在竞购者进行了数月讨论,旨在得出令人信服的选择,以便在第一季度末向该厂劳资委员会主席Markus Thal提出。福特可能更倾向于将该厂作为后续能继续经营的企业出售,因为如果工厂关闭,其将承担裁员等相关财务成本。然而,虽然比亚迪对福特而言可能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竞购者,因为该厂的员工拥有丰富的组装经验,但该工厂似乎并不是比亚迪的首选地点。事实上,德国的制造成本要高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德国的工会工人是欧洲地区收入最高的工人之一。考虑到这一点,即便是考虑从零开始新建工厂以及培训员工的成本,在与潜在的遗留成本相比较后,这个方案可能更可取,除非能找到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集度将在新车型中搭载类似ChatGPT技术的百度文心一言
2023年2月20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投资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集度汽车首席执行官夏一平称,集度计划将百度的文心一言聊天机器人融合到其新车型中。文心一言是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推出的生成式对话产品。据当地媒体报道,百度计划在3月份推出文心一言。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集度汽车目标是在2023年交付其首款量产电动汽车ROBO-01。ROBO-01是业界首款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数字座舱平台8295芯片的车型。得益于这一最新系统,集度能够向市场推出多个全新的智能座舱功能,比如离线语音助手系统,以及多模式“类人”交互功能,比如视觉感知和唇语捕捉。百度文心一言是ROBO-01中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人工智能辅助功能,目前各家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通过在电动汽车中集成人工智能功能来获得竞争优势。初创车企小鹏汽车是目前中国车载语音控制技术部署的市场领导者。文心一言由百度的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将通过在集度新车型中搭载该技术来扩大百度的收入来源。如果这项技术能让消费者更接受汽车中的人工智能功能,那么它很可能会被更多的汽车制造商所接受,以提高新车型的吸引力。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鹏汽车在欧洲推出两款车型
2023年2月13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宣布将在欧洲市场推出两款纯电动汽车(BEV)。根据一份声明,小鹏汽车已经开启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P7轿车的订购,这两款轿车于上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eCar电动汽车展上推出。两款车型将率先在丹麦、挪威、荷兰和瑞典销售。小鹏汽车表示,P7的充电功率高达175kW,后驱超长续航版在WLTP测试条件下单次充电续航可达576公里。公司表示,这些车辆将提供5年/12万公里的整车质保,12月31日之前订购的用户将从交付之日起享受7年/16万公里的延长质保。得益于与欧洲主要第三方充电运营商和出行服务提供商Plugsurfing和Shell Recharge的合作,小鹏汽车的客户还将能够使用欧洲40多万个公共充电站。此外,小鹏汽车还将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第三方家庭充电桩和安装服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年里,小鹏汽车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持续增长,现在正寻求拓展欧洲业务,公司目标是在2023年交付20万辆车。公司此前计划依靠小鹏P5打入欧洲市场,但由于该行业面临的持续供应问题,目前已暂停了该车型的预订。公司目前正在欧洲建立分销渠道。首批交付和服务中心分别设于挪威的洛伦斯科格(2月开业),荷兰的北荷兰省,瑞典的斯塔克特和耶尔费拉;丹麦的希勒罗德(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开业)。公司表示,到2023年底,它还将与欧洲主要国家的专业合作伙伴开设更多的授权服务中心。客户还可以参观位于挪威奥斯陆、荷兰海牙、瑞典斯德哥尔摩和丹麦哥本哈根的小鹏体验中心,这些体验中心将提供试驾服务。G9后驱标准续航版在荷兰的起售价为57,990欧元,四驱性能版起售价为71,990欧元;P7后驱超长续航版起售价为49,990欧元,鹏翼版起售价为69,990欧元。这将使其与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定价大致一致。S&P Global Mobility预测,小鹏汽车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在西欧市场的业务,我们预测其2025年在欧洲的销量将达到21,300辆。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理想汽车北京新工厂将于2023年底投产
2023年2月13日
理想汽车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新工厂计划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该工厂此前由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所有,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后将用于生产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纯电动汽车(BEV)。据北京新闻报道,新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并将生产理想汽车基于鲸鱼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位于顺义区的新工厂是理想汽车的第二座制造厂。这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目前在江苏省常州市生产L9和L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常州工厂还将负责L8五座版车型L7 SUV的生产。在顺义工厂生产的第一款车型预计将是一款纯电动多用途汽车。这款车型的直接竞争对手将包括腾势D9、岚图梦想家和极氪009。除顺义工厂外,理想汽车还在重庆购地,准备在重庆建设第三座生产工厂。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公布重庆工厂的投资细节和建设计划。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腾势将于2月开始交付纯电动版D9 MPV
2023年2月13日
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合资企业(JV)打造的电动汽车(EV)品牌腾势将于2月下半月开始交付纯电动版D9多用途车(MPV)。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表示,D9纯电版将采用比亚迪最新的快速充电技术,充电15分钟续航230公里。采用比亚迪DM-i混合动力系统的D9插电式混动车型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D9纯电版将使用比亚迪容量为103千瓦时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单电机D9纯电版在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20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腾势向全国各地早期预订者加大交付力度之后,D9的销量于2022年11月开始攀升。公司表示,2022年最后一个月向客户共交付6,002辆D9,这对于一款大型MPV来说是一个相当印象深刻的数字。D9纯电版的上市将进一步扩大客户的选择,并帮助D9提高销量。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将继续受到用于长途出行客户的青睐,尽管腾势表示,由于引入了新技术,D9纯电版的充电时间已大大缩短。在早期订单交付后的未来几个月内,D9的月销量能否保持2022年12月的水平还有待观察。中国大陆MPV市场一直由别克GL8和丰田赛纳主导。2022年全年,GL8销量为116,257辆,赛纳的销量为74,510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汽车制造商能否挑战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3年2月13日
【点击原文,访问Mobility News & Assets社区,查看英文原文。并获取移动出行新闻剪报、思想领导力文章、点播回顾、网络广播和其他重要情报资源——由我们的专家团队和合作伙伴提供。】
S&P Global的最新研究显示,特斯拉打造的基于中央计算和区域控制架构的车载电子和电气(E/E)架构至少领先5年时间。有人可能会问,那又怎样?这也是特斯拉为何制造像Model 3这样的汽车只需10个小时,而他的同行们却需要20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同样技艺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特斯拉先进的区域划分设计在减少布线方面处于领先,因为区域控制器和中心计算机用嵌入式功能取代了分布式ECU,用纯软件功能取代硬件。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中央“大脑”进行控制和访问。因此减少了不必要的控制单元,正如Model 3那样,区域架构有助于节省50%的布线,简化制造并降低车辆重量,这反过来又增加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特斯拉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中国车企旗下的电动汽车子品牌。这些车辆也采用了与特斯拉相仿的架构设计,因为不需要考虑历史遗留的架构设计,这对这些公司来说要简单得多。这些品牌也专注于面向特定市场的少数车辆铭牌,如高端纯电动汽车。传统北美车企和德国高端品牌需要考虑规模更大的车型组合、不同的市场以及不同的发动机类型。这同样适用于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品牌,虽然回避了区域架构设计,但仍然专注于像特斯拉那样进行软件设计。
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纯电动汽车是触发点。你认为沃尔沃、宝马和大众在比亚迪、小鹏汽车和东风汽车推出中国首批区域架构设计2-3年后才使用专用电动平台推出区域架构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特斯拉开创的先河是否只有充满活力的中国车企才能进一步扩展?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纷纷开发类似的设计,这取决于战略、软件专业知识和其他因素,但它们是否能赶超在市场上已有强大领先地位的特斯拉?毫无疑问,制造电动汽车不是一件小事,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客户对车辆质量,尤其是成本和安全的偏好是否会取得最终胜利?
作者:Richard Dixon, Ph.D. Senior Principal Analyst, Automotive Sensors,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参加我们在2月28日17:00 SGT, CST | 18:00 JST, KST | 09:00 GM举办的电子电气架构讨论会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预计,中国车企未来可能会是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
2023年2月6日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加快,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将中国车企视为其公司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推出了旨在鼓励购买零排放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NEV)政策,中国纯电动汽车(BEV)保有量大幅上升。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纯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这些公司推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如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与此同时,传统车企比亚迪已经转型成为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其专有的“刀片”电池技术使其能够提供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纯电动汽车,这些车型拥有较长的续航里程且价格经济。在1月25日举行的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及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时,Musk表示,他尊重中国汽车制造商,不过他并没有明确指出哪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会成为特斯拉的主要竞争对手。他表示:“中国车企工作最努力,也最聪明。因此我们猜测,中国有些车企可能会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电动车企。”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毫无疑问,上述提到的中国车企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在国内汽车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他们也有潜力影响全球市场。比亚迪正与福特谈判,未来可能收购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德国萨尔路易斯的工厂,作为其进军西欧市场的桥头堡。比亚迪在2022年取得了惊人的销售增长。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去年共售出186.3万辆汽车,其中911,140辆是纯电动汽车。从全球市场来看,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去年交付131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新款魏牌拿铁02 DHT-PHEV将于上半年上市
2023年1月30日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新车目录,魏牌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全新拿铁02 DHT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这款车型是2021年上半年推出的拿铁01的改款车型。搭载DHT混合动力系统的拿铁02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在内饰和信息娱乐系统方面也进行了升级。不过,真正让拿铁02 DHT-PHEV脱颖而出的是其搭载的动力系统,一台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个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在全球轻型车辆统一测试程序(WLTP)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184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最初的拿铁01车型搭载了插电式混动市场上容量最大的电池组,其搭载的40千瓦时电池组令老款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93英里,综合输出功率为469 bhp。其搭载的电池组容量甚至相当于许多纯电动(BEV)量产车型搭载的电池容量,新款02车型似乎在电池容量方面进一步增加,尽管报道并未透露电池组的具体容量。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即魏牌为何不选择打造一款纯电动车型。搭载大容量电池组和传统动力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车重和布置方面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很难看出选择使用这种动力系统配置的逻辑,尤其是对以欧洲为主要目标市场的车型而言。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本田重组公司架构成立电动汽车业务
2023年1月30日
意义:本田日前宣布了一系列组织变革,旨在简化其全球公司架构和区域业务,以加快其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展望:传统汽车制造商一直在研究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新技术的盈利能力和生产规模,并为长期成功奠定基础。然而,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汽车制造商在资金投入方式上做出巨大变化,同时也需要改变汽车制造商已有的生产基础设施。本田的做法与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类似,都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组织来开发电动汽车。不过一旦研发中的汽车转向销售、生产和供应链阶段,本田就准备将其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业务放在一个组织下。本田还对其业务区域进行了调整,以提升其在中国大陆和北美这两个主要市场的业务运营,并将世界其他地区归为一个业务区域。
Source: Stephanie Brinley
本田日前宣布了一系列组织变革,旨在简化其全球公司架构和区域业务,以加快其纯电动汽车(BEV)和移动出行业务的发展。
新部门:电气化业务开发运营
全新的组织变革将于4月1日生效,本田正根据其变革目标重组其业务开发运营。目前,本田拥有三大业务开发领域。包括一个软件定义的移动出行开发/监督部门,负责软件开发,以及一个能源系统设计开发监督部门,负责核心电气化技术。此外,业务开发监督部门负责电气化业务、新业务和综合解决方案业务的发展。在新的组织架构下,本田将创建一个全面的电气化业务开发运营业务,其中重点关注三个方面。这些业务包括汽车业务战略部门,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油汽车业务和产品战略相关职能。纯电动汽车开发中心将负责纯电动汽车开发监督、软件开发和核心电气化技术的开发。该中心将包括数字战略部门、软件定义移动出行部门和能源系统设计部门。
Source:
Honda’s corporate structural changes from 1 April.
Honda Motor Corporation
在业务运营方面,汽车业务运营和摩托车及动力产品运营部门将继续存在。这些业务部门将负责运营包括销售、燃油汽车和混动汽车开发、生产、供应链和采购部门在内的独立业务。与本田现有架构一样,开发运营和业务运营为这三个区域组织提供支持。此外,本田还将公司职能拆分成两大部门,一个负责公司战略运营,另一个负责公司行政管理。本田预计,这一转变将使其战略专注于创造新价值,同时管理方面则专注于企业资源的“全面优化”。
全球地区业务重组
重组将令本田的全球地区业务从6个缩减至3个。目前,本田的全球地区业务包含日本、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中国等6个地区。新架构缩减为北美、中国及相关地区业务。“相关地区”业务包括与北美或中国无关的所有业务,包括日本、亚洲和大洋洲、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本田在声明中表示:“通过全球地区业务调整,本田将根据全球战略执行电气化战略并加强每个地区的业务运营。”据《Automotive News》报道,本田在日本宣布这些变革时告诉记者,在其车型阵容方面,该公司在北美和中国将专注于中大型汽车,在世界其他地区则专注于中小型汽车。该公司在这份声明中并未提到今年1月公布的索尼本田移动公司项目。
美国:高管变动和2023年展望
除了本田的全球地区业务变化,本田美国公司的销售领导层也将进行调整。负责全美业务一职的执行副总裁Dave Gardner将退休。Mamadou Diallo将担任汽车销售高级副总裁,将讴歌以及本田的销售纳入其职责范围。此外,本田美国公司将成立本田美国数字服务和营销业务部门。该集团整合了当前CASE & Energy业务部门现有的数字服务开发和软件服务,以及营销和客户体验业务部门。在一份声明中,本田美国公司表示,“通过集中这些数字部门,本田将努力创造具有吸引力和一致性的客户体验,同时通过与全球本田部门加强合作,加速下一代业务垂直领域的规划和执行。”本田美国公司现有的CASE & Energy业务部门将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发展部门,专注于能源和新业务发展方面的工作。
在宣布这些变化之后,Dialla接受了美国媒体和分析师的采访,介绍了该公司对2023年的最新预期,以及计划产品活动的最新情况。本田美国公司预计,到2023年,本田品牌的销量将达到120万辆,讴歌品牌的销量将达到16万辆左右,销量同比增长20%至25%。Dialla表示,本田美国公司2023年初的库存是2022年初的两倍左右,库存供应天数为17天。在2022年一场类似的情况介绍会中,Gardner表示,本田美国公司在2022年初的库存只有2万辆,而2021年初有30万辆。该公司将继续利用“预售”来帮助消费者获得他们想要的汽车,Dialla表示,这也是较受消费者喜欢的过程。
本田证实,2023年将推出Passport SUV的改款(包括对TrailSport版本的改进)以及Ridgeline中型皮卡的改款。Ridgeline还将首次推出TrailSport版本。预计到2023年,本田Accord和CR-V混动车型的销量将各占50%,不过Civic轿车和掀背车混动版本要到2024年才会面向购车者销售,本田并未提及Civic 50%的销量将是混动车型。本田美国公司将混动汽车视为通向电气化的“关键途径”,为车主在下次购车时转向纯电动汽车奠定基础。此外,Dialla和一名本田发言人证实,目前没有为轻型卡车(Pilot、Passport和Ridgeline)设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计划,下一款采用插电式混动解决方案的车型将是插电式氢燃料电池CR-V,该车型将于2022年发布,并将于2024年上市。Civic Hybrid将搭载与Accord Hybrid相同的双电机系统。Civic Hybrid已经在全球其他一些市场推出。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本田表示将开始接受Prologue的预订,该车将于2024年开始交付。
对于讴歌品牌在2023年的计划,本田在公告中鲜有提及产品新闻。讴歌已经承诺转型为纯电动品牌,Dialla再次确认,讴歌无意为其车型提供混动解决方案。讴歌将在2023年中期推出Integra Type S。在媒体电话会上,Dialla还证实,讴歌打算仅通过在线销售方式销售即将推出的纯电版ZDX,预售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不过,Dialla也承认,此次车辆发布的许多内容仍在确定中,包括与定价有关的问题,以及是以固定价格销售还是以协商价格销售。在其他地区,本田也在探索在线平台和数字销售,这可能有助于讴歌的销售。这一消息意味着讴歌品牌将进行重大转型,但Dialla也指出,对于该品牌线上销售的车型版本,客户仍然可以选择去经销商门店进行试驾和体验,但最终销售过程将在网上完成。Dialla还强调,“随着我们迈入电气时代,我们经销商网络的广度和经验将成为一个差异化因素。”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传统汽车制造商一直在研究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新技术的盈利能力和生产规模,并为长期成功奠定基础。然而,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汽车制造商在资金投入方式上做出巨大变化,同时也需要改变汽车制造商已有的生产基础设施。
本田的做法与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类似,都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组织来开发电动汽车。不过一旦研发中的汽车转向销售、生产和供应链阶段,本田就准备将其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业务放在一个组织下。本田还对其业务区域进行了调整,以提升其在中国大陆和北美这两个主要市场的业务运营,并将世界其他地区归为一个业务区域。本田并没有成立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来处理其电动汽车的开发,但它已经成立了电动汽车开发中心来支持汽车和摩托车/动力产品部门。这种组织安排为更广泛地技术发展应用创造了机会。
关于业务区域调整,本田将日本市场归入相关地区,弱化了对其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这也反映出该公司对其主要业务地区的重新考量。日本目前的政策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包括丰田在内的其他汽车制造商最近发布的声明,都没有表现出快速推动电动汽车的意愿,这更多地将是一个缓慢而稳定的过程。在将欧洲归入相关地区之前,本田已于2022年结束在该地区的生产。根据S&P Global Mobility的分类,2022年,本田在大中华区的汽车产量超过了其他任何地区,其次是北美,然后是日本/韩国。长期以来,南美一直是本田产量最小的地区。该公司2022年汽车销量情况也与生产情况类似,销量前三大地区相同。不过,本田仍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在日本的经验将继续为其全球发展提供助力。
在中国,本田计划在2026年之前推出e:N系列下的首批10款本田品牌电动汽车。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想在该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本田计划专门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汽车。为了确保有足够产能支持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计划,广汽本田合资企业正在建设一座年产1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完工。
本田2023年北美销售目标是在经历了2022年糟糕的一年后制定的,本田在2022年的销售表现比年初预期的更加困难。本田品牌继续受益于新车型的发布,最新款CR-V于2022年年中推出,全新Accord和Pilot要到2023年1月真正开始销售,其他卡车的升级版车型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因此,随着该品牌在今年晚些时候迎来更强大的电气化车型阵容,本田品牌将为销售增长做好准备。除了2022年新上市的Integra轿车和将于2023年中期上市的Type S外,讴歌并没有焕然一新的产品阵容。与其他一些致力于纯电动未来但尚未准备好部署的高端品牌不同,讴歌2023年和2024年在产品发布活动方面将较为低调。考虑到2023年市场将整体增长,讴歌销量预计将会比2022年有所改善。讴歌品牌目前基本上只在北美生产,其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将于今年结束。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推出仰望品牌以及U8和U9车型
2023年1月16日
意义:比亚迪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豪华电动越野车。U8是比亚迪旗下新品牌仰望推出的首款车型,该车型将采用比亚迪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车辆的四个车轮。
展望:仰望品牌将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帮助重塑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并进一步巩固比亚迪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比亚迪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豪华电动越野车。U8是比亚迪旗下新品牌仰望推出的首款车型,该车型将采用比亚迪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车辆的四个车轮。被比亚迪称为“易四方”的四电机系统将成为仰望品牌未来车型的标配。比亚迪尚未公布U8的完整规格,不过这款车的车长为5.3米,轴距达3米。新车由Wolfgang Egger设计,采用了“时空之门”的家族式设计,混合了比亚迪之前车型中从未见过的设计元素,赋予U8相当复杂的全新外观。作为一款高性能越野车,U8搭载的四个电机综合输出功率将达到820kW,车辆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短短3秒。由于密封的车身和IP68级防水的电机,比亚迪表示U8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得益于四电机系统,U8还具有“坦克式掉头”功能,即绕自身轴旋转360度。比亚迪表示,这项技术完全是自主研发,适用于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平台。与传统的机械四轮驱动系统相比,电控四轮驱动系统的反应速度快100倍。这家汽车制造商目前尚未公布U8的价格,不过其透露该车的起售价将达到100万元(约合145,720美元)。
Source: BYD
除了U8,比亚迪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电动超级跑车U9。据董事长王传福介绍,U9百公里加速时间可以达到2秒级。除了外观设计外,比亚迪并未透露有关U9的技术细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发布的U8是其新品牌仰望旗下推出的第一款“百万级”车型。在仰望品牌发布会上,U8的介绍重点放在了“易四方”四电机技术上,该技术使得比亚迪为U8带来了国内其他高端越野车没有的功能。四电机驱动系统主要搭载在专注操控和加速的电动车型上。例如,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就在R1T电动皮卡上搭载了这项技术。U8还将配备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系统,不过比亚迪似乎打算在今年晚些时候的另一场活动中公布这款车的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内饰设计等细节。对于比亚迪来说,仰望品牌及其新车型将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帮助重塑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并进一步巩固该公司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的地位。U8显然不是作为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开发,但它的发布仍将成为头条新闻,因为市场迫切希望看到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否能够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在高端市场竞争。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米可能在2023年底推出其首款电动汽车
2023年1月16日
小米的第一款电动汽车预计将是一款电动中型轿车,将提供两个版本车型
据CnEVPost 2023年1月6日发布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正在开发两款电动汽车(EV),第一款将是一款中型电动轿车,定价约为30万元人民币(约合4.4万美元)。该报道援引了当地一家名为LatePost媒体的消息。
该报道称,小米的第一款车型是一款中型电动轿车,内部代号摩德纳(Modena),将提供两个版本,其中售价较低的版本将基于400V电压平台打造,预计将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LFP)电池组。
报道援引LatePost的消息称,价格更高的版本预计将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只需花费15分钟即可从0充至80%。
该报道进一步提到,如果一切顺利,小米的第一款车型可能在2023年底推出,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向客户交付。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报道,小米开发的电动车型目前处于样车试验和测试阶段。公司称,两款摩德纳电动车型已于去年12月中下旬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漠河进行了冬季测试。
与此同时,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小米第二款量产车,内部代号为勒芒,预计将于2025年推出。报道补充道,第二款电动汽车也将基于与摩德纳相同的平台打造,但将搭载三个电机,配备小米自行研发的电控软件。
小米最早于2021年3月宣布启动造车业务,其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预计投资100亿美元。
作者:Amit Panday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车企2023年将加速进军俄罗斯市场
2023年1月16日
据BNE Intellinews报道,自俄乌冲突以来,随着欧洲汽车制造商大规模撤出,中国车企正寻求在2023年加速打入俄罗斯市场。据详细介绍中国企业打入海外市场计划的专业出版物《Silk Road Briefing》表示,中国车企一直在制定具体计划,以提高2023年及以后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中国汽车制造商似乎盯上了大量过去由欧洲车企拥有的俄罗斯汽车组装设施,这些工厂要么已出售给俄罗斯政府,要么仍然闲置着。《Silk Road Briefing》在一份文件中表示,“欧洲投建的汽车工厂正在以折扣价成交,同时大量投资也在进行中。中国汽车品牌2022年占据了俄罗斯汽车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未来一年将更加活跃。”伏尔加汽车厂正为其刚控制的日产此前在圣彼得堡的工厂寻找制造合作伙伴,以生产除拉达品牌外的汽车。与新合作伙伴的谈判预计将在本月或下月完成,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生产。一汽已被认为是与伏尔加汽车厂合作在该厂生产汽车的最佳人选。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就中国主要车企在2023年为俄罗斯市场制定的具体车型计划而言,奇瑞于1月1日在该国推出了Tiggo 7 Pro Max,这是这款跨界车的改款车型。该公司还将推出全新Arrizo 8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该车搭载一个汽油发动机和两个电机,纯电续航里程可达75公里。长城汽车将在独立的坦克品牌旗下推出两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分别为坦克300和坦克500。第三家在俄罗斯拥有业务布局的中国大型汽车制造商吉利将推出Monjaro跨界车,这款车型将搭载一台2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个8速变速箱。Monjaro计划从中国进口,而Emgrand 7轿车将在白俄罗斯组装,并面向俄罗斯市场销售。欧洲、日本和美国车企退出俄罗斯市场为中国车企提供了一个巨大机遇,使其有机会成为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023年,S&P Global Mobility预计俄罗斯轻型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71.3万辆,高于2022年预估销量64.6万辆。相比之下,2021年俄罗斯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为1,675,398辆。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上汽飞凡汽车将推出新款换电版电动轿车
2023年1月9日
上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EV)子公司飞凡汽车不久将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动轿车。飞凡F7是一款车长5米的大型轿车。据当地媒体报道称,F7将为消费者提供换电版车型选择。在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循环(CLTC)工况下,换电版长续航车型的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标准续航车型的CLTC续航里程为500公里。F7座舱采用了由三个独立显示屏组成的超大屏幕。在飞凡最新款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飞凡R7上,3个数字显示屏组成的三联屏尺寸超过40英寸。F7的其他亮点包括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以及Rising Pilot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一系列L2级自动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和自动变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飞凡汽车能够复制蔚来汽车换电技术的成功还有待观察,换电技术帮助蔚来汽车迅速扩大了中国大陆市场的客户基础。飞凡汽车的母公司上汽集团正与天然气生产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换电网络。由上述四家公司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联合投资成立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大陆运营,并将为R7和F7提供换电服务。捷能表示,计划在2023年建成300个服务站。与蔚来汽车的充电设施类似,这些服务站将为客户提供换电服务,并配有快速充电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克莱斯勒旨在全面重塑品牌形象
2023年1月9日
意义:克莱斯勒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一款概念座舱,强调“和谐驾乘”理念。
展望:克莱斯勒Synthesis的展示可以视为这个处于转型期的品牌发布的声明,也体现了品牌的独创性特色,Stellantis此前表示,克莱斯勒是其旗下最具独创性的品牌。不过,随着克莱斯勒300轿车逐步退出舞台,克莱斯勒的2024款车型已经减少到一款,即Pacifica/Voyager小型货车,该品牌转型要取得切实成效还需要几年时间。
Source: Chrysler
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克莱斯勒Synthesis座舱展示了该品牌如何集成先进技术以创造和谐驾乘体验,并帮助客户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该消费电子展于1月5日至8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于1月5日发表主旨演讲,在这之前发布的一份声明称,这款概念座舱展示了克莱斯勒品牌利用STLA Brain、STLA SmartCockpit和STLA AutoDrive技术的潜在未来,其中部分技术在之前已经讨论过,所有这些技术最终都计划应用于Stellantis旗下大部分品牌。克莱斯勒将这套技术命名为“面向现实生活的先进技术”。克莱斯勒借此机会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Stellantis旗下在北美部署全新STLA技术的主要品牌。克莱斯勒表示,该品牌旨在“为客户带来全方位的和谐体验,包括产品、技术、购买和所有权”。在展示Synthesis座舱之前,克莱斯勒在2022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Airflow概念车,这是克莱斯勒首次对外展示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Synthesis座舱仅仅是一款双座布局的概念座舱,并未展示整车内饰设计。
Source: 2023 Chrysler Synthesis
Source: 2023 Chrysler Synthesis
Synthesis座舱展示了克莱斯勒对于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的概念,该技术据称可以通过无线升级(OTA)增强用户界面以及学习车主使用偏好的能力。虚拟个人助理将帮助同步家庭、工作和个人设备,包括自动安装更新、同步日历以进行日程安排和路线规划、推荐停车和充电地点选择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克莱斯勒和Stellantis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体验,在这种模式下,Synthesis还可以实现多任务处理。这款概念座舱也展示了克莱斯勒对于STLA AutoDrive的产品规划,这个L3级自动驾驶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支持驾驶者双手离开方向盘和双眼离开路面。由于这款概念座舱并未部署于实际车辆上,因此在展会上,AutoDrive展示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用户界面而非车辆部署。
Source: 2023 Chrysler Synthesis
为了创造一个可以在任何特定时刻都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车内空间,MyDay功能可以同步日历和行程表、车辆状态信息(包括充电状态)、智能家居功能和天气更新,“帮助组织和规划当天的智能旅行计划”。Synthesis座舱还可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来访问虚拟个人助理。在驾驶功能方面,克莱斯勒展示了一个应用场景,驾驶员可以利用L3自动驾驶系统,并开展包括视频会议在内的生产力活动。此外,个人助理还将提出有关用餐地点、停车和充电等建议。在一天结束时,该模式包括“唤醒”功能,可以在车辆到家时与智能家居进行通信。车内还配有“放松”、“禅意”和“有趣”等娱乐模式。在静止或自动驾驶模式下,这款概念座舱还可以提供“有趣和健康”的使用体验,包括冥想、卡拉OK和DJ游戏。Synthesis音乐体验允许用户创建和合成自己的音乐。这些模式和功能是探索性的,其中一些元素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座舱的内饰主题体现了克莱斯勒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包括可持续材料和100%无铬材料。该概念座舱内配置的悬浮座椅采用植鞣材料和穿孔设计。仪表板使用回收工业塑料和海洋塑料,座舱地板则使用仿胡桃木纤维地板。
克莱斯勒品牌首席执行官Chris Feuell在谈到这一概念座舱时表示:“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的克莱斯勒Synthesis代表了克莱斯勒品牌设计、技术和客户体验的未来,以及如何帮助客户克服生活挑战,让生活更无缝、更轻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克莱斯勒Synthesis的展示可以视为这个处于转型期的品牌发布的声明,也体现了品牌的独创性特色,Stellantis此前表示,克莱斯勒是其旗下最具独创性的品牌。不过,随着克莱斯勒300轿车逐步退出舞台,克莱斯勒的2024款车型已经减少到一款,即Pacifica/Voyager小型货车,该品牌转型要取得切实成效还需要几年时间。
克莱斯勒强调,该公司正按计划于2025年推出其首款纯电动汽车(BEV),并将在2028年之前实现整个产品阵容的电气化转型。克莱斯勒在消费电子展上发布的新声明表示,其将成为Stellantis最新技术在北美最先应用的品牌。
虽然道奇和Ram已先于克莱斯勒推出纯电动汽车,但该声明表明,克莱斯勒在驾驶辅助和个人助理等技术方面的应用将处于领先。虽然Synthesis座舱可能让克莱斯勒有别于兄弟品牌和市场上的其他品牌,但总体来看,Synthesis座舱展示的愿景和概念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并非是全新的。
克莱斯勒品牌和Stellantis似乎又开始在这些汽车技术上拼命赶超其对手。虽然并非所有汽车制造商都达到了克莱斯勒所展示的,让车辆达到个人助理的水平,但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愿景,并且其中有许多已经在此前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得到了亮相。克莱斯勒品牌没有理由不能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并建立更牢固的客户关系;克莱斯勒在展会上所描绘的是我们期待的未来与车辆互动的方式,克莱斯勒需要与其他所有车企一起参与其中。克莱斯勒在转向软件定义产品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它常常十分具有竞争力,但就目前而言,它并非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品牌。消费者还得等上数年时间,才能在克莱斯勒经销商那里看到这项技术。当周围类似的汽车品牌也承诺提供相同的解决方案时,仅仅通过对未来技术和可持续性的承诺,很难为一个品牌创造出独特的生存空间。克莱斯勒的差异化优势可能来自于这些解决方案的具体设计和执行。
STLA SmartCockpit是由Stellantis与富士康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JV)所开发的,Stellantis目前还与富士康合作开发半导体。克莱斯勒的电动汽车产品将来自Stellantis计划推出的四个纯电平台。尽管克莱斯勒品牌已经得到了Stellantis领导层的承诺,但它仍是该公司产量较低的品牌之一。S&P Global Mobility预测,到2030年,克莱斯勒品牌电动汽车的产量在Stellantis全球电动汽车产量中的占比不到3%,这一占比与道奇和DS类似,上述两个品牌的业务都针对区域市场而非全球市场。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蔚来推出EC7和新一代ES8并下调第四季度交付预期
2023年1月2日
意义:12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在合肥举行的年度新品发布会(2022蔚来日)上推出了两款新车型。蔚来高端车型阵容的两款最新车型全新一代旗舰级SUV 2023款ES8和轿跑SUV EC7在发布会上共同亮相。
展望:蔚来汽车凭借全面的产品组合、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快速扩张的换电网络以及创新的电池即服务(BaaS)商业模式,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2023年,该公司依靠其全新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产品阵容将继续推动销量增长。
Source: NIO
12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在合肥举行的年度新品发布会(2022蔚来日)上推出了两款新车型。蔚来高端车型阵容的两款最新车型全新一代旗舰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3款ES8和轿跑SUV EC7在发布会上共同亮相。与当前款6座或7座ES8相比,全新ES8不再提供7座配置。车长方面也比上一代车型增加了77毫米,达到5099毫米,车辆轴距加长至3070毫米,令第二排乘客享有充足的腿部空间。第二排中央扶手被蔚来汽车称为“行政中岛”,上层配有可供两台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器,下层储物层可选配迷你车载冰箱。新车型配备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两台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80千瓦,使这款大型SUV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1秒,最短百公里制动距离仅为34.3米。
Source: NIO EC7 interior
为了进一步提升操控品质,全新ES8还配备了双腔空气悬架和智能底盘域控制器。除了全新款ES8,蔚来还在2022蔚来日期间推出了EC7。这款轿跑风格的高性能SUV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8秒,最短百公里制动距离仅为33.9米。EC7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令其风阻系数低至0.230Cd,据称是量产SUV中最低的。蔚来还在EC7上配备了主动升降式尾翼,为新车型增添了独特的高性能元素。ES8和EC7的电池容量选项与蔚来其他车型相同,由75千瓦时电池组和100千瓦时电池组组成。配备75千瓦时的ES8起售价为人民币52.8万元(约合7.57万美元),配备100千瓦时的ES8起售价为人民币58.6万元。配备75千瓦时的EC7起售价为人民币488,000元,配备100千瓦时的EC7起售价为人民币546,000元。
得益于NT2.0技术平台,这两款车型的智能座舱都配备了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ES8和EC7还配备了33个传感器,其中包括一个远距高分辨率激光雷达,蔚来汽车表示,这将有助于其新一代蔚来自动驾驶(NAD)系统的推出,该系统将逐步实现高速、城区、泊车和换电场景的全覆盖。
在12月27日发布的另一份声明中,蔚来汽车下调了2022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预期。该公司目前预计第四季度将交付38,500至39,500辆车,此前预期为43,000至48,000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通过两款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汽车扩大了其车型阵容。得益于新平台,全新ES8在当前车型基础上做出了许多改进,从更成熟的空气动力学外观设计,到内部开发的Banyan·榕数字座舱系统,以及激光雷达支持的自动驾驶系统。另外,EC7也展现了其作为一款专注于性能的高端轿跑SUV的特色。以目前的售价来看,ES8和EC7将对大型SUV购车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由于全球汽车制造商推出的车型缺乏新技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多花钱购买这些产品。在大型SUV市场,蔚来汽车的竞争对手理想汽车凭借理想L9和L8 SUV实现销量迅速增长,不过目前这两款SUV均都不提供纯电动动力系统。
在中国,蔚来汽车凭借全面的产品组合、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快速扩张的换电网络以及创新的电池即服务(BaaS)商业模式,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今年1月到11月,该汽车制造商的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2%,达到106,671辆。2023年,该公司依靠其全新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产品阵容将继续推动销量增长。然而,这两款新车型要到2023年5月才能开始向客户交付。除了生产方面的挑战,中国的高端汽车制造商还面临着疫情导致的消费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新冠疫情动态清零政策的结束,短期内商业活动将受到疫情蔓延带来的严重影响。蔚来汽车在12月27日的公告中称,疫情和持续的供应链问题是其在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福特在武汉、南京部署C-V2X系统
2023年1月2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福特已经在中国武汉和南京市部署了蜂窝车联网(C-V2X)系统。福特C-V2X系统目前已在国内无锡、长沙、广州和西安等6座城市推出。该系统也是福特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新款蒙迪欧、新款F-150猛禽、EVOS、野马Mach-E、锐界PLUS以及新款探险者等6款车型的标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六大功能,包括交通灯信号推送通知、绿灯最佳车速咨询、绿灯启动提醒、红灯警告、道路信息广播和电子路标。这些功能有助于提高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适用城市的福特车主将能够通过OTA升级访问当地的智能交通系统,无需安装额外硬件。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C-V2X技术旨在允许车辆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直接通信,并协助自动驾驶汽车(AV)的运行。2018年9月,福特在中国无锡举行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首次在中国开放道路上公开演示C-V2X技术的应用场景,旨在推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并改善车辆安全性能。今年早些时候,地图公司易图通(EMG)宣布将为福特在中国的两款新车型提供地图服务。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俄罗斯Alfa Tech与一汽合作,将于2023年开始在俄罗斯组装电动汽车
2022年12月26日
俄罗斯Alfa Tech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合作,在萨拉托夫地区恩格斯市的一家工厂启动电动汽车组装。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萨拉托夫州州长Roman Busargin的话报道称:“预计工厂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新厂计划最早在明年组装多达2000辆电动汽车,用于出租车和共享汽车。在接下来几年里,汽车生产计划逐步实现本土化。我们地区已经拥有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企业,这一经验将有助于实现该目标。另外,地方政府也将为投资者提供积极支持。”Alfa Tech于2010年注册成立,其主营业务为汽车生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截至报道时,一汽集团并未对此次合作进行更多披露,以更清晰地介绍电动汽车生产计划。不过,这一声明确实展现了在全球汽车制造商撤出俄罗斯市场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汽车行业扮演的重要作用。这一合作将使Alfa Tech能够开始使用一汽共享的技术组装电动汽车,尽管这些电动汽车用于出租车和共享汽车业务,且最初生产目标仅有2,000辆左右。根据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ROAD)的数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新车品牌数量已从年初的60个降至12月中旬的14个。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在12月初写给在俄罗斯销售中国汽车品牌的经销商的信中表示:“这些品牌中,仅有3个是俄罗斯本土品牌——Lada、GAZ和UAZ。其他均为中国品牌。”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东风汽车高端品牌岚图推出大型电动轿车
2022年12月26日
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EV)品牌岚图12月15日发布了面向中国市场的首款轿车车型。这款E级轿车名为追光,车长5,088毫米,车宽1,970毫米,车高1,505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追光将主要与国产品牌产品竞争,包括蔚来ET7、智己L7和比亚迪汉。岚图发布的车辆内饰照片显示,追光将采用与该公司多用途车(MPV)岚图梦想者相似的内饰设计。仪表板将三个数字显示屏整合成一个贯通式智能三联屏,使驾驶员和乘客都可以访问车辆的信息娱乐功能。包括气候控制在内的车辆设置功能被集成到位于中控屏的下方的一块独立液晶触控屏。作为一款追求性能的大型轿车,追光搭载的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375千瓦,峰值扭矩为730牛米。长续航版车型配备容量为109千瓦时的电池组,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续航里程为730公里。标准版车型配备容量为82千瓦时的电池组,续航里程为580公里。追光的预售价格在人民币322,900元(约合46,332美元)至人民币432,900元之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追光于今年12月上市,岚图已经将产品阵容扩展到SUV、MPV和轿车车型。搭载82千瓦时电池组的标准版车型可能将是该系列的主力车型。根据岚图宣布的电池租赁方案,82千瓦时电池组选择电池租赁后还将进一步降低车价13万元。中国大陆大型电动轿车市场正变得日益拥挤,中国汽车制造商是这一市场最活跃的参与者。国产品牌最新推出的车型包括哪吒S、合众A06和领跑C01。比亚迪汉和蔚来ET7是目前该市场中销量最大的两款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智己汽车发布LS7电动SUV
2022年12月26日
由上汽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和张江高科共同成立的电动汽车(EV)公司智己汽车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其第二款车型LS7。LS7是一款中型五座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新车型于12月20日开启预订,预售价格在35万元(约合50,170美元)至50万元之间。LS7采用整合液晶显示仪表盘、中控显示屏和副驾显示屏在内的三联屏设计。这款车型也是中国首款采用半幅式方向盘的量产车型。这家汽车制造商也为客户提供传统的全幅式方向盘选择。LS7还配备了大尺寸全景天窗。LS7提供90千瓦时和100千瓦时两个电池版本选项。动力系统选项包括入门级后驱版和双电机四驱版。双电机版提供的最大功率输出为425千瓦,峰值扭矩为725牛米。LS7将于2023年3月开始向客户交付。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智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和蔚来汽车。自2018年以来,蔚来汽车累计已交付超过27万辆汽车,在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领导地位。相比之下,智己汽车仍处于品牌建立的早期阶段,该公司从今年6月才开始在中国交付其首款车型L7电动轿车。LS7将面临来自蔚来ES6、EC6、ES7等车型的激烈竞争。不过,从智己汽车公布的信息来看,LS7基础版车型将搭载90千瓦时电池组,而蔚来汽车在ES6和EC6基础版车型上仅提供75千瓦时电池组。此外,LS7还配备了竞争对手车型所没有的轭式方向盘和可折叠副驾座椅等新功能。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