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家发展计划中制定绿色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中国在国家发展计划中制定绿色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2022年3月23日
中国日前公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发展清洁氢能产业的国家规划,并制定了近期的生产目标,同时承诺在各行业增加这种低排放燃料的应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的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包括四川和河北在内的中国一些省政府已经发布了2021-2025年期间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3月23日,中国最高经济规划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和能源监管部门国家能源局(NEA)共同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氢能产业发展政策指导方针。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规划明确表示,我们将构建一个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
根据该规划,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这将有助于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不过,这一减排数量将远少于中国每年近14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
总部位于北京的行业组织中国氢能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每年氢气产量大约3,300万吨,几乎全部由煤制氢、天然气制氢或各种工业副产氢构成。这些过程产出的氢一般被归类为灰氢。
王翔说道:“我们的重点是从可再生能源中生产氢,并限制化石能源制氢。我们拥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因此我们在提高清洁、低碳氢供应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中国运营的电解槽制氢项目已达124兆瓦,但尚不清楚这些电解槽是否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另外1千兆瓦的电解槽制氢能力将在2022年和2023年投入使用。
根据政府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63太瓦,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快速扩张。去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发电量为2,480太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9.8%。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
S&P Global ENR高级研究分析师Megan Jenkins表示:“目前已经有足够多的项目正在规划中,以支持[绿色氢气]的目标产量水平。”但她补充道,她观察到一些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谁将会使用氢能?
与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中国将公路运输行业视为绿色氢气的最初需求来源。
去年,中央政府决定为北京、上海、广东城市群燃料电池产业链提供补贴。在为期四年的示范期间,每个城市群都可以获得高达15亿人民币(约合2.35亿美元)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和2亿元的氢能供应补贴。
根据国家氢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计划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5万辆。S&P Global旗下Platts Analytics估计,截止2021年12月,中国氢能汽车的数量约为7,700辆。
但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的补贴政策,目前政策对绿氢的支持力度要小于灰氢。Jenkins表示,绿色氢气生产基地与车辆需求中心协同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许多绿色氢气生产项目都位于偏远地区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
在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表示将推动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质量和安全标准,并增加日加注能力大于1,000公斤的规模化加氢站数量。
中国还计划在能量储存、公用事业、工业、航空和海运等领域推广绿色氢气的使用。
该规划表示,“将积极探索氢燃料电池在船舶和航空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动大型氢能航空器研发。推进氨制氢和合成甲醇制氢的低碳转型。”
更强的产能
据中国政府称,国内目前有300多家公司参与了氢供应链,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展望未来,政府希望提高该行业的技术能力,并降低其电力成本。
中国电解槽制氢产能今年预计将达到1.5-2.5千兆瓦,但中央政府认为,中国企业必须提高关键材料开发和燃料电池创新的能力,重点是加快推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创新。
规划称:“我国氢能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加强与氢能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规划补充道:“将积极与海外合作伙伴一起参与建立氢能国际标准,并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贸易。”
根据该规划,中央政府还将制定更多的政策工具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并在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理想的情况下,重工业省份将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在可再生资源丰富的省份,将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
王翔表示:“所有地方政府都需要考虑到它们的供应能力、工业基础设施,并为未来的发展留出空间。”
中国尚未对2025年以后的氢能行业发展设定任何量化目标。不过根据该规划,中国希望到2030年拥有“一个相对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以实现碳达峰目标,并在2035年之前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2022年3月23日发布,气候与可持续发展首席记者Max Tingyao Lin